一系列腐敗案件表明,“畸形的政商關系”是腐蝕干部生態、擾亂市場秩序的“毒瘤”。代表委員認為,政商關系畸變的根本原因是權力監督不充分,部分官員利用手中權力或者自身影響力為一些不法商人“打招呼”,違規審批,充當保護傘,謀求不正當利益。只有“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加強對干部的監督約束,才能破除“勾肩搭背”的“畸形政商關系”。
“打招呼”、亂審批,充當保護傘
記者梳理一系列腐敗案件發現,絕大多數落馬貪腐官員都與不法商人有深度勾連,官員假借商人之手完成權力的“變現”,而商人則利用官員的權力謀求不正當利益。
——打招呼。在一些諸如工程招標、政府采購、資源出讓的經濟領域,找到政府部門的關鍵人物“打招呼”,已經成為一些商人拿項目的“不二法門”。比如,在湖南省交通系統腐敗窩案中,“打招呼”拿工程早已不是“潛規則”,而是明目張膽的“顯規則”。經湖南省紀委調查,從副廳長陳明憲、鄒和平,到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長馮偉林,再到一些關鍵處室的處長,涉案的干部無一不插手高速公路工程,在投資、建設、管理過程中接受請托,為請托人所在公司謀取利益,然后直接或者間接收受他們財物。
——亂審批。行政審批領域的尋租空間很大,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現象屢禁不止,既延滯了經濟發展進程,又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以落馬貪官劉鐵男為例,身為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手上掌握著重要的項目審批權力,但是其違規審批行為卻直接導致公權力淪為個人謀利工具。在法院認定的其犯罪事實中,關鍵一項就是為商人邱建林三個公司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提供幫助。作為回報,邱建林等人以虛假貿易、炒股的方式為其子劉德成的峰德公司資金積累到1500余萬元;劉德成使用該資金購買轎車、別墅,共計1549.2665萬元,且劉鐵男對此全部知情。
——充當保護傘。一些負有監管責任的干部,面對違法犯罪現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通風報信、暗通款曲,充當不法商人甚至涉黑勢力的保護傘。比如,廣東省國土資源廳原副廳長呂英明,在擔任廣東省水利廳副廳長等職務期間,濫用職權,并且收受巨額賄賂,為西江流域盜采河砂團伙充當“保護傘”,導致西江流域河砂被大量盜采,嚴重危害防洪堤壩安全和周邊生態環境,給國家造成巨額經濟損失,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
“關系密切”:壞政治生態 損公共利益
全國政協委員、長安銀行監事長周新生表示,一些官員身邊總有幾個“關系密切”的老板朋友,官員到哪里為官,老板也往往跟到哪里“發財”。這種利益共同體本質上是以權謀私,損公肥私。一些地方或領域所謂的“夫人俱樂部”、山西官場揭露出官商“黑白共治”的生態、親屬及身邊人經商、吃里扒外、關聯交易、利益輸送等均是官商關系不正常的形式和產物。
全國政協委員、研祥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志列透露,少數腐敗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力設租尋租,大搞權錢交易,有些人“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一些不法商人“信權不信法、信人不信法、信錢不信法”,熱衷于“劍走偏鋒、行潛規則、走夜路、甩紅包”,不擇手段拉攏腐蝕公職人員,謀取不正當利益。官商勾結阻礙和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嚴重敗壞黨風和社會風氣。
周新生說,“政商關系畸變的因素很多:例如市場經濟發育不完善和法治存在種種缺陷,歷史、文化、教育等方面存在的負面因素作祟,官員與商人對自身的錯誤定位,行政權力沒有得到有效規范,對權力的監督缺位或無力無效等等。”
一些代表委員認為,畸形的政商關系對于政治生態的破壞是巨大的,既損害黨和政府形象也破壞了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使市場關系極度混亂。各種形式的官商腐敗往往是以損害公眾利益為結果的,并伴隨社會風氣的毒化。異化、畸變、扭曲的政商關系已經到了非下猛藥治理不可的地步。
健康的政商關系要“相敬如賓”不能“勾肩搭背”
一些代表委員認為,面對紛繁的物質利益和圍繞權力的眾多陷阱,如何使官商交往有道,相敬如賓;如何使他們守住法律、道德的底線,營造一種官員坦坦蕩蕩,商人心情順暢,大家都睡得著覺、吃得好飯,經濟發展,企業盈利,百姓受惠的局面;如何切斷官商勾結的網絡,早日還一個正常的政商關系,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劃出公私分明的界限。
全國人大代表秦希燕認為,要進一步加大反腐敗力度,堅決支持中央打破官商之間業已形成的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團、朋友圈、山頭、俱樂部。目前,一些畸形的政商“朋友圈”在反腐嚴打形勢中正在崩塌,但官商場“圈子化”的根除尚需上上下下艱苦卓絕的斗爭。反腐要官商并重,不但要對官的“緊箍咒”越念越緊,對不法商人也要痛下“殺手锏?!?/p>
陳志列則認為,建立健康新型政商關系必須處理好權力與市場、權力與企業的關系。要將權力置于陽光之下,才能防止權力成為私產,成為套利賺錢的工具。權力公開透明需要進一步簡政放權,優化權力配置,厘清權力邊界,防止上面“多頭多腦”、下面“昏頭昏腦”。
陳志列還關注到了政商關系出現的新動向:有些地方又出現了懶政怠政的不作為現象,一些官員“不吃、不拿、也不干”,對企業家避之不見;而有些見了企業家滿臉笑容、客客氣氣,搞“軟拒絕”。過去的“勾肩搭背”變成了現在的“背對著背”,官員和企業家之間橫亙著無形的“隔離門”和“玻璃門”,使企業發展得不到正當支持和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錢穎建議,在經濟“新常態”下,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把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從“關系緊密型”轉到“保持距離型”,把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從“參與型”轉到“服務型”,既減少政府腐敗,又把企業解放出來。(參與記者:劉良恒 王麗 方列 張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