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是當今最叫座的一種輿論,名人微博更是一種強勢的監督工具。一個名人的微博足以帶動成千上萬人的情緒,一群名人的微博也足以形成一股巨大的聲勢,以致什么事情一出現,首先就是名人微博出場,然后以這些微博的說法化為幾大陣容,互相叫陣,一浪又一浪的發聲左右了網絡甚至傳統媒體。
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似乎已經沒有耐心去仔細閱讀,也已經不太關心理性推論的過程,從前那種嚴肅的批評文字常常被微博所取代,而微博中又以名人微博的聲音最顯力度。名人微博有沒有聲音,聲音高調不高調,在情緒激昂的網絡中正在成為關注的焦點,其本身的是非對錯卻日益降為評判的次要因素。在事件、現象、爭執的面前,人們更關注名人的說法,知名度越高,發聲也就越響亮。名人微博靠的是名氣,倚賴的是粉絲,名氣和擁躉顯得比道理更重要。
其實,因條件所限,快速的新聞爆料、及時的信息傳遞、網民的即時互動,才是微博的長項,而作為言論,微博最多只能表達一種觀點和情緒、其他不得不一概省略。名人微博也不例外。
嚴肅的批評文字需要的是功力、積累,還必須言之有理、論之有據,否則根本就登不上大雅之堂;而微博,尤其是名人微博,刺激才是分量,語出驚人才能招來更多的粉絲,對壘、叫板才可以在網絡形成沖擊力。在短短幾句話中,說理如何說得清楚?事實如何分析得透徹?只有偏激、褊狹、偏頗才稱得上是發聲洪亮的法寶。
微博是一種過時不候的輿論,快速反應、越快越好,大概算是微博最佳的發聲方法。當快速反應以分秒計算時,不但蘿卜快了不洗泥,恐怕連蘿卜的長相都來不及看兩眼了。仔細閱讀有些名人的微博,你會發現,無的放矢、曲解對方、以偏概全是常態,有的時候,他們甚至壓根就沒真正看過他們所反對的那些觀點是什么。
有些名人微博自認為最能代表民意,實際上名人微博與任何微博一樣,都是個人的觀點而已。但名人微博中間的娛樂明星微博最有觀眾,也最具號召力,可明星的微博盡管不乏理性觀點,但多是感性表達。于是,影迷、視迷、舞臺迷的數量決定了道理的取舍。
名人微博不能是溫吞貨,否則影響煽情,因此,任何事情最好都能扯上社會主題。你講娛樂問題,他會說腐敗問題還沒解決,憑什么拿娛樂開刀?好像在腐敗徹底解決之前,其他都不妨按下不表;丑惡不除之前,丑陋姑且不論。這種微博有時連常識都可以不顧,誰都知道媒體是分版面和欄目的,我們怎么能讓《非誠勿擾》、《幸運52》去討論其他大是大非的問題呢?
微博僅僅是一種發聲、一種表態、一種意見。盡管精彩的微博屢見不鮮,仗義執言的名人微博也不少見,但微博不能替代嚴肅的批評文章,批評文章需要說理,需要邏輯,需要有理有據。用百十來個字就能將道理說透的不是沒有,但少之又少,至于今后這樣的高手會不會日益增多,那就不得而知了。(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