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王 英 阮榮均)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歷年中央一號文件和《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有效推動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
堅持財政支農,筑牢發展基礎。我市制定出臺了財政支農具體實施辦法,財政支農比例穩步提高,構筑了農村發展繁榮的基礎。2008年至2012年,我市累計投入財政支農資金92.59億元,“三農”支出累計達到268.8億元,各級財政“三農”投入增幅年均增長25%,和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基本持平。
堅持補貼到位,確保農民受益。我市各地不斷完善惠農補貼發放機制,穩步擴大涉農補助“一折通”發放范圍,規范運行方式,強化監督檢查,確保各項惠農補貼足額發放到位。5年來,全市共落實惠農補貼資金17.81億元,全部通過“一折通”足額發到群眾手上。
堅持信貸支農,推動產業發展。我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立足各自職能,不斷加大信貸支農力度,推動了一村一品產業發展。2009年以來,全市累計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1.61億元,累計財政貼息8131.43萬元,直接扶持23235人創業,帶動就業54663人。2012年底,全市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120.18億元,占貸款總額的54.11%。
堅持理順體制,加強村級組織。從2006年起,我市各級明確了黨委專職副書記分管農業農村工作,成立了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同時,縣區黨委組織部核定村干部人員工資基數和績效工資標準,實施村干部工資統一監督管理和發放。2012年底,全市村干部工資補貼平均達到7000元以上,最高的縣達到1.44萬元左右。
堅持教育優先,促進均衡發展。我市2006年春季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2012年全市財政教育支出占到公共財政支出總額的24.16%。大力實施“兩免一補”政策,5年來全市投入資金8.54億元。營養改善計劃和“蛋奶工程”并軌實施,惠及全市498所小學和42所幼兒園的8.81萬名學生。
堅持社會保障,打造民生之盾。近三年來,全市參合率接近100%,基金到位率達到100%,累計報銷參合患者1069.35萬人次,報銷基金12.7億元。143.38萬城鄉居民參加養老保險,28.35萬名60周歲以上符合條件的城鄉居民按月足額領到養老保險金,累計發放基礎養老金4.22億元。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全市保障農村低保對象8.7萬戶21.36萬人,保障城市低保對象2.2萬戶4.76萬人。近年全市共建96所敬老院,每年為19386名供養對象支付五保供養資金9600萬元。
目前,各地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為運作機制銜接不夠、基層基礎工作有待繼續加強,配套資金落實不夠、部分優惠政策沒有落到實處,金融保險服務不夠、試點工作沒有發揮應有作用,政策落實效應不夠、持續物價上漲沖減受益效果。進一步做好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工作,應理順貫徹落實機制,建立無縫對接、無隙聯結的運行機制,讓農民群眾真正從實施惠農政策中實現自立自強;多方籌措資金投入,深化育財強稅活動,確保更多財力用于民生民本事業建設;全面強化監督管理,做到專賬核算、??顚S?、專人管理,提高惠農資金管理使用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著力增強政策效應,努力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適當加大資金投入規模,增強“三農”后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