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9月1日電 (記者 魯毅)洞庭湖上,一派麋鹿嬉戲、江豚騰躍的大湖氣象;千里湘江,一江碧水,重現漫江碧透、魚翔淺底自然景象。9月1日在長沙舉行的湖南生態文明建設專場新聞發布會上,湖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鄧立佳如是描繪當下湖南的“江湖”圖景。
中共十八大以來,地處長江腹地的湖南以“一江一湖四水”為重點,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深入實施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為加快構建長江經濟帶和中國中部生態屏障貢獻了湖南力量。
十年來,湖南以“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為主線,以“一湖一江四水”系統治理為重點,持續6年發起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開展長江保護修復、湘江保護和治理、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長株潭及傳輸通道城市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等重大治污行動,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統計顯示,2021年湖南省森林覆蓋率59.97%、濕地保護率70.54%、水土保持率86.08%、空氣優良率91%、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97.3%,永州、張家界、懷化3個市位列全國水環境質量前30名,長江干流湖南段和湘資沅澧干流監測斷面全部達到或優于Ⅱ類水質。
堅定不移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湖南集中力量整治“化工圍江”“化工圍湖”,推動淘汰一批地條鋼、小煤礦等過剩產能,推動老工業基地搬遷改造,開展船舶港口碼頭污染治理,推廣一批綠色農業、生態農業項目,抓好綠色園區建設,推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過去十年,湖南省地區生產總值增加一倍,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20.1%。全省共創建國家綠色園區10家,創建國家綠色工廠100家,提高了綠色發展的“含金量”。
鄧立佳介紹,湖南著力提升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凸顯綠色制度之美。該省已建立全省統一、相互銜接、分級管理的空間規劃體系,筑牢“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的生態空間,初步建成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堅決落實“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要求,出臺了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規定、重大生態環境問題(事件)責任追究辦法等,首創總河長令,健全約談、掛牌督辦、區域限批、損害賠償等制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