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8月30日電 (徐珊珊)據江蘇省教育廳30日消息,近十年,江蘇每年向社會輸送的高校畢業生逐年遞增且增幅較大,由2012年52.6萬人增加到2021年60.1萬人,十年總數累計556.9萬人。
當天,江蘇省教育廳召開“砥礪十年譜新篇 奮楫揚帆建新功”第二場系列新聞發布會之“江蘇高教這十年”,介紹十年來江蘇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成效。
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楊樹兵介紹,十年來,江蘇高教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持續加大資源建設力度,增加高等教育優質資源供給,調整學科專業布局,優化層次結構,讓更多的學子享受到優質高等教育。隨著高等教育規模持續擴大,近十年,江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高較快,由47%增長至65%,高出全國平均水平7.2個百分點。普通高校數由153所增至168所,數量居全國第一。
近十年,江蘇本科專業結構持續優化。楊樹兵說,十年來,江蘇高校專業總數由2500個增加至4000余個,總體規模擴大了60%,并緊扣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積極增設了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物聯網工程等專業,本科專業結構布局不斷優化,專業與產業契合度不斷提高。
隨著江蘇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融入國家和區域創新體系建設,高校科技創新改革和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近十年,江蘇高水平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實現新躍升。截至2021年底,江蘇高??萍既肆Y源總量為9.2萬人,比2012年增加50.8%;擁有兩院院士79人、國家高層次人才1800余人,高層次人才總數約占全國高校10%。十年來,江蘇高校共獲得省級以上科技獎勵4612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獎勵251項、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573項。
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江蘇主動對接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提供科技創新支撐,推動高校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助推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發展。楊樹兵舉例稱,南京工業大學研發的膜制備與集成技術解決了制漿廢水零排放等重大環保難題;江南大學科研團隊“改造工業微生物底盤細胞高效合成高值氨基酸”研究成果實現了中國傳統氨基酸發酵工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