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29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生態環境部29日發布對上半年水生態環境形勢的研判顯示,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持續改善,但部分地區汛期污染強度大等問題不容忽視。
生態環境部研判水生態環境形勢認為,上半年,3641個國家地表水評價考核斷面中,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5.7%,同比增加4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1%,同比減少0.8個百分點,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持續改善。但同時,全國水生態環境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依然突出,部分地區汛期污染強度大,消除劣Ⅴ類工作滯后。
扣除自然因素影響,16個劣Ⅴ類斷面,分布在廣東、河北、陜西、吉林等11個省份,其中,云南省數量最多;18個水質明顯惡化斷面,分布在山西、河南等13個省份,其中,內蒙古自治區數量最多。
全國汛期污染強度較大的前50名斷面分布在20個省份,數量較多省份為山西、江西、云南。其中,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查哈陽鄉斷面、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鳳山橋邊斷面、福建省三明市永安貢川橋斷面汛期污染強度位列全國前三名,分別達到考核目標限值的17.6倍、17.3倍、17.1倍。
生態環境部表示,針對久拖不決的突出問題,將組織開展獨立調查,督導幫扶問題所在行政區域研究對策,推動問題解決。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強調,要堅決扛起水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進一步摸清水生態環境底數,全面提升截污治污能力,大力推進美麗河湖、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扎實推動重點流域規劃落地,高度重視水環境風險防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