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8月24日電 (呂妍)魯臺中華教育論壇8月24日在山東師范大學舉行,論壇采取線上交流的形式,為兩岸教育領域專家、學者搭建交流平臺,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兩岸教育發展。
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潘朝陽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專家、學者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兩岸教育發展”為主題暢所欲言,恰逢其時。儒家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的家鄉在山東,臺灣傳承的儒家文化正是承接來自山東的源頭活水而成長,兩地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副主席、兩岸奔報社社長陳福裕表示,該論壇自2015年創立以來,拓展了兩岸的教育交流,魯臺專家與基礎教育教師群體大力支持,希望在社會生活與學校教育中提倡并創新優秀傳統文化,使其成為連接兩岸民眾的精神紐帶,從中小學基礎教育入手,培養青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兩岸民眾心靈契合。
魯臺中華教育論壇“云端”舉行,為兩岸專家、學者提供交流平臺。 呂妍 攝山東大學黨委副書記陳宏偉表示,該校是最早與臺灣高校開展交流合作的大陸高校之一,與臺灣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在中華傳統文化、社會工作、護理等學科領域均有密切合作。截至目前,該校已與臺灣12所高校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在學生交換、聯合科研、圖書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了多領域、全方位、深層次的交流合作,有力地推進了兩岸高校的良性互動。“希望以今天的活動為契機,共享先進教育經驗,共創教育美好未來。”
山東省齊魯文化研究院(孔子文化學院)院長呂文明表示,以齊魯文化為核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兩岸學者應在優秀傳統文化和教育傳播上共同發力。
山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孫中亮說,論壇已連續舉辦5屆,從學術交流、分組討論,到參觀考察、人文體驗,內容不斷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共有600余名兩岸專家先后相聚齊魯大地,開展主題演講、座談討論等,涵蓋“民族精神”“兩岸基礎教育”等眾多內容,該論壇成為魯臺兩岸教育領域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相信通過海峽兩岸教育領域專家、學者互相學習借鑒,必將有力推動兩岸教育的傳承發展。”
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孫書文主持此次論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