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規劃建設 進一步規范和強化資源要素保障的通知》,明確要加強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全面提升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高質量發展水平。
在今天交通運輸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蘇杰表示外部要素保障是水運行業建設發展面臨的長期、關鍵問題。交通運輸部和相關部委高度重視、全力推動做好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建設要素保障。今年交通運輸部啟動了要素保障專項工作,共同開展專題調研,全面了解水運建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訴求。在此基礎上,梳理形成了今明兩年能夠形成增量投資的項目清單,逐項摸清要素保障需求,聚焦國家重大水運項目認定、用海、用地、環評等方面,研究起草并印發了《通知》。
《通知》主要有三方面考慮:
一是貫徹中央要求。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適度超前,推進水運設施聯網、補網、強鏈,加強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的規劃建設,補齊水運基礎設施短板,優化提升全國水運設施網絡。
二是加強部門協調。各相關部委在國家重大水運項目認定、用海、用地、環評等方面加強協作,做好政策銜接,突出可操作性,既強調生態環境底線思維和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又做好資源要素保障,真正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三是擴大有效投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擴大有效投資的決策部署,引導和保障水運項目建設,進一步釋放水運建設迫切需求,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提供有力保障。
《通知》提出了強化資源要素保障的系列措施。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按照《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要求,切實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全面加強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規劃建設。
一是加強政策解讀。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做好政策解讀和宣貫,指導各地用足用好政策,加深對工作要求、辦理程序的理解,完善環評、用地、用海審批要件。加快推進今明兩年水運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確保應開盡開、能開快開,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切實擴大有效投資。
二是優化港口航道布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快《全國港口與航道布局規劃》報批,優化全國水運設施網絡布局,加快構建功能層次合理、保障能力充分、戰略支撐力強、智慧綠色安全的港口與航道體系,有力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大產業布局。
三是攻堅高等級航道建設。聚焦高等級航道,補齊短板、發揮優勢,加快長江干線、西江航運干線、京杭大運河等通道擴能升級,推動高等級航道未達標段攻堅,穩步推進運河連通工程前期論證和建設。
四是實施沿海港口提升工程。加快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以及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洋浦國際樞紐港建設,高水平推進集裝箱、原油、煤炭、鐵礦石、糧食、LNG等專業化碼頭、集疏運體系,以及航道、錨地、防波堤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五是推動綠色智慧水運發展。加強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嚴格管控和合理使用深水岸線,推動港口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持續深入推進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構建清潔低碳的港口船舶用能體系。以數字化、智能化為主線,推動水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水運智慧化發展水平。
(總臺央視記者 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