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漢8月19日電 (記者 梁婷)“今天的湖北,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展現了‘千湖之省、魚米之鄉’的生態美景。”中共湖北省委19日舉行“中國這十年·湖北”主題新聞發布會,湖北省委書記王蒙徽表示,該省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始終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
湖北是長江干線流經里程超千公里的唯一省份,擔負著“一江清水東流”的特殊使命。近年來,湖北聚力提升長江流域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長江生態環境發生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明顯變化。
數據顯示,湖北“關改搬轉”沿江化工企業443家,沿江1公里內實現“清零”;推進岸線整治,取締各類碼頭1810個。長江干流湖北段水質保持在Ⅱ類,丹江口水庫水質保持在Ⅱ類以上。
水污染治理是長江大保護的首要任務,湖北重拳出擊狠抓污水治理,關停搬遷禁養區1.28萬家畜禽養殖場,“一口一策”全面整治12480個江河排污口,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6%,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部消除。
長江大保護的核心是流域生態環境修復。該省率先實施五級河湖長制、林長制,一體推進禁漁、治岸、增綠、活水;率先實行長江漢江流域禁捕退捕,長江生態系統穩定性不斷提升,長江水生生物資源量快速恢復。
據介紹,目前湖北3.2萬名漁民全部轉產安置,1.7萬艘漁船全部停業上岸。沿江造林綠化84萬畝,生產岸線變為生態岸線,成為民眾親水樂水好去處;修復山體濕地,整治修復廢棄礦山327個,曾經的“生態傷疤”蝶變成生態公園。
“以綠色發展理念重塑發展方式、以低碳循環發展提升生態顏值,讓美麗湖北、綠色崛起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表示。
數據顯示,十年間,湖北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3%增至21%。全省單位GDP能耗、碳排放分別累計下降30%、40%,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7.6%的經濟增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