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蘇州8月20日電 (記者 鐘升)兩岸樂手一同奏響古韻悠長的《茉莉花》;兩岸婚姻家庭成員們齊唱《相親相愛》;臺灣設計師攜手非遺傳承人,用江蘇的傳統非遺蘇繡、云錦織就全新的華服……以“同心同行 青春力量”為主題的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19日晚在蘇州開幕。兩岸同胞一道載歌載舞,弘揚傳統文化、尋求心靈契合。
蘇州市市長吳慶文介紹,蘇州是大陸臺商投資最活躍、臺資企業最密集和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密切的城市之一。目前,近15萬名臺胞在蘇州安居樂業,兩岸婚姻家庭達4000多對。近1萬名臺灣青年在蘇州學習、工作、生活。蘇州共有9個臺青創業基地、9個對臺交流基地,為兩地青年融合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19日晚在蘇州開幕。 蘇州市臺辦供圖參與開幕式演出的蘇州管弦樂團中有12位臺青團員,來自宜蘭的王于真是其中唯一的古箏演奏員。王于真介紹,自己和丈夫一同前來大陸發展已超過8年。“在大陸,我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民族傳統音樂,古箏演奏技藝也進一步提升。”
平日里,兩岸的團員互幫互助、和樂融融;到大陸各地巡演時,大陸團員會帶著臺灣團員一同品嘗地方特色美食。按照計劃,蘇州管弦樂團明年七月將赴臺灣巡演,王于真暗暗期待著能和大陸同事一道為家鄉親人獻上一場精彩的演出,并帶著大陸同事遍嘗臺灣美味。
在《悠悠兩岸情》情境講述節目中,“蘇州女婿”錢永昌與妻子一道作為兩岸婚姻的代表,講述了兩岸同胞情感相融、小家連大家的故事。錢永昌表示,2007年,他作為“臺二代”前來蘇州接手家族的企業。一晃十多年過去,在大陸既立了業,又成了家。
“我希望把我在大陸的經歷講給更多臺青聽。通過加強兩岸青年的交流,讓臺青們了解到大陸廣闊的發展空間,一道攜手在大陸追尋夢想、實現自我。”錢永昌期許道。
國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在致辭中說,兩岸同胞同受中華文化滋養哺育,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和價值理念,這是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促進同胞心靈契合、實現祖國統一的文化根基和強大精神動力。
龍明彪寄語臺灣青年,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鑄就中華文化的新輝煌。兩岸青年共同肩負著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時代重任和歷史使命,要從中華文化中汲取強大精神力量,形成共同價值追求,共同推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再創中華文明的輝煌。
開幕式上,蘇州高新區文體中心被授牌為“江蘇省對臺交流基地”。本次文化月期間,將有第四屆海峽兩岸航海文化節、海峽兩岸(昆山)中秋燈會等30余場兩岸文化交流活動在江蘇省內的蘇州、南京、泰州等城市陸續開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