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29日電 (記者 余湛奕)中華全國總工會29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八大以來工會工作成就經驗。全國總工會研究室主任王利中介紹最新職工隊伍狀況調查結果時表示,以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為代表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大幅增加。
王利中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進行了兩次職工隊伍狀況調查,調查數據顯示,職工受教育的程度明顯提高。職工高中及以上學歷占到了85.1%,比2012年提高了6.3個百分點。在產業分布上,第一產業勞動者逐步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快速增加。一、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的占比從2012年的33.5%、30.4%和36.1%調整為2021年的22.9%、29.1%和48%。在組成結構上,以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為代表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大幅增加。
“數據顯示,2021年依托互聯網平臺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大約是8400萬人,靈活就業人員已達到2億多人,農民工總量從2012年的26261萬人增加到2021年29251萬人。”王利中表示。
全國總工會基層工作部部長劉偉表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是在平臺經濟、共享經濟迅猛發展的新形勢下涌現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是工會工作的新領域和重點對象。全總高度重視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建會入會和權益維護工作。
“早在2015年,就以物流(快遞)業等為重點開展了農民工入會集中行動,取得了積極效果。2018年以來,全總持續在全國開展貨車司機、快遞員、網約送餐員等八大群體入會工作。2021年,進一步推動貨車司機、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劉偉說,2021年以來,全國總工會重點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全總密集出臺多份文件,聯合交通運輸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集中行動。大力推行“重點建、行業建、兜底建”模式,系統推進工作;
二是緊盯頭部企業,將貨運、快遞、網約車、外賣配送等4個重點行業頭部平臺企業作為建會入會重點,各級工會聯動,集中推動美團、滴滴、京東等一系列知名度高、影響力大、有代表性的12家頭部平臺企業率先實現建會突破。2022年持續推動2021年度全國互聯網百強企業建會,目前已有86家互聯網百強企業建會實現突破;
三是加大創新力度。開展重點群體入會項目制建設,做實做強區域(行業)工會聯合會。積極推行網上申請入會、集體登記入會、流動窗口入會、職工溝通會現場入會等便捷入會方式,在江蘇、安徽開展貨車司機網上入會試點工作,示范帶動各地掀起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工作的高潮。據統計,2021年全國新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超過350萬人。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作為全會工作重點,全力攻堅克難,力爭到今年底實現互聯網百強企業普遍建會,兩年新發展800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的目標任務。”劉偉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