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北京近期三起疫情均為常態化核酸檢測發現 實現精準防控
中新社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 陳杭)近期北京市延慶、順義、朝陽區三起疫情都是通過常態化核酸檢測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管控到位、從而實現精準防控。北京要繼續高質量做好重點篩查和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機場、口岸、車站等場所要嚴格入境人員、物資閉環管理,嚴防風險外溢。
這是記者從24日的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龐星火介紹,7月22日,北京市朝陽區發現1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病毒序列屬于奧密克戎BA.2變異株,與近期國內外病毒序列存在差異,與今年2月中旬境外流行的BA.2毒株序列同源性較高。經流調排查和綜合研判,該感染者因接觸進口冷鏈食品而感染的可能性大。
根據通報,該病例所在樓宇及底商為高風險區,實行“足不出戶、上門服務”。朝陽區為高風險區民眾做好物資配送、就醫購藥、物業維修、垃圾消納及環境消殺等服務保障工作。病例所在街道及周邊重點街鄉7月22日至23日區域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24日調整為常態化核酸檢測。
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指出,近期順義區發生的境外輸入病例和朝陽區社會面篩查的病例源頭清晰,發現早、管控早,總體可控。
徐和建強調,近期延慶、順義、朝陽三起疫情都是通過常態化核酸檢測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管控到位、從而實現精準防控。當前核酸檢測仍然是疫情防控早發現的最有效手段,能夠最大限度保證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要繼續高質量做好重點篩查和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
龐星火說,當前境外和京外輸入是北京市疫情防控面臨的主要風險,要始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重點單位、重點行業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機場、口岸、車站等場所要嚴格入境人員、物資閉環管理,嚴防風險外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