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7月24日電 (記者 張一辰)北京時間7月24日14時22分,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成功發射。這是中國空間站迎來的首個實驗艙,也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在有人狀態下迎接航天器的來訪。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以下簡稱:西安分院)研制的中繼終端、天線網絡以及儀表計算機應用軟件,為“問天”的太空之旅護航。
據介紹,問天實驗艙在進入太空后,由西安分院研制的中繼終端在第一時間開機。隨后,中繼終端與天鏈中繼衛星實現“太空握手”建立星間鏈路,從而搭建了從問天實驗艙到中繼衛星再到地面的“太空天路”。地面測控人員將以天基測控體制為主,對問天實驗艙實施在軌飛行控制,通過地面遙測遙控方式,對飛船姿態進行控制,并與地面建立通信聯系,實現對問天實驗艙的“遠程駕駛”。
西安分院問天艙中繼終端天線主管設計師張文會表示,當問天實驗艙接收到地面的通信信號或測控指令信號時,天線網絡會將其進行分類、分通道傳輸到應答機。反之,也會把來自應答機不同通道的各類信號匯總后送往對地天線,通過天線發出后送達地面。
西安分院在問天實驗艙中還承擔了儀表計算機應用軟件的研制任務。當問天實驗艙儀表計算機開機后,實驗艙儀表計算機應用軟件就正式開始自主運行。儀表計算機應用軟件作為問天實驗艙儀表的“智慧大腦”,是實驗艙儀表數據處理中樞系統,承擔著實驗艙儀表與照明分系統內部和外部數據信息處理的功能。
“和以往載人航天工程任務相比不同的是,此次儀表計算機應用軟件在繼承天和核心艙功能不變的基礎上,增加了與天和核心艙的數據交互。這樣問天實驗艙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兩艙交互數據,數據量便會大大增加,我們的科研團隊圓滿解決了這個問題。”西安分院儀表計算機應用軟件負責人張赤萍說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