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中研院經濟研究所”18日公布2022年最新經濟成長率預測總展望,受到美國通膨失控等影響,加上臺灣疫情紛擾,沖擊民間消費表現,將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從去年底預估的3.85%,下修至3.52%;至于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則從2.04%調至3.16%。
臺“中研院”經濟所預估臺灣今年的CPI年增率“破三”,高于臺當局“主計總處”五月預估的2.67%、臺灣貨幣金融管理機構六月預估的2.83%。
對于大幅上調今年的CPI預測值,臺“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周雨田表示,過去確實沒有上修這么多的經驗,但若看臺當局“主計總處”、臺灣貨幣金融管理機構過去預測,也是從去年一路上修,顯示此次通膨實在太過劇烈。
周雨田指出,全球因天候等供給面問題推升臺灣輸入性通膨,而臺灣生產者面臨原物料上漲、電價調升等成本攀升,拉抬終端商品價格機率大增,預估全年CPI與躉售物價指數(WPI)成長率,將從去年十二月預測的2.04%、4.04%,分別上調至3.16%與11.31%。
周雨田說,今年有四大因素不利物價趨緩,因此全年CPI將持續在百分之三以上:第一,臺灣房價高漲,雖然房價未列入CPI,但會透過房租及住房成本延遲反映,因此房價高漲對CPI可能產生影響;第二,美國通膨已失控,寬松貨幣政策及景氣過熱,且美國又是全球經濟成長龍頭,臺灣物價勢必也會受影響。
第三,美國聯準會快速升息下,利差擴大使熱錢外流,新臺幣持續貶值,也不利控制通膨;第四,俄烏關系持續影響,加深通膨憂慮。
經濟成長率方面,臺“中研院”指出,臺灣進出口與外銷訂單均持續成長,第一季經濟成長率仍達3.14%,但面對后續臺灣外諸多變數,下半年經濟成長將有壓力,因此將今年經濟成長率下修至3.52%。
展望下半年,周雨田說,美國系統性通膨風險難解,全球疫情反復等牽動能源與原物料供需失衡,供應鏈瓶頸仍在,加上各國緊縮貨幣政策、美國加速升息影響金融市場的震蕩,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三周內兩度調降美國經濟預測,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升高,臺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也可能連動影響景氣復蘇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