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9日電 題:《中國正在說》推出“中國夢”十周年系列節目:在思想碰撞中凝聚時代共識
作者 劉文文
2022年正值“中國夢”提出十周年,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衛視中心大型政論節目《中國正在說》推出“中國夢”十周年系列節目。節目以“組合式演講+圍談”的形式,通過農村基層的奮斗者、創新企業的創業者和國際友人的觀察與感受,以小見大講述新時代中國大地上發生的生動實踐,并結合專家點評進行思想賦能,展現出故事背后堅韌不拔的“中國夢”精神。
直面“真”問題,深入闡釋共同富裕的深刻內涵和實踐路徑
在7月8日播出的《中國夢·共富情》中,主持人圍繞觀眾所關心的問題和普遍困惑,向嘉賓提出了“為什么共同富裕不是西方國家的國策?”“要實現共同富裕,首先要解決什么問題?”“實現共同富裕為什么這么重要?”等一系列問題。
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來自四川戰旗村、浙江繆家村、山西賈家莊村的基層干部和經濟學教授、“三農”問題專家學者等一起探索答案、尋找共識。
通過多元視角的討論與對話,節目打破了抽象嚴肅的政治理論與大眾化傳播之間的屏障,清晰展現了“共同富裕”的深刻內涵與實踐路徑,讓主流話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入尋常百姓家,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
《中國正在說》“中國夢”十周年系列節目之《中國夢·共富情》現場。 節目組 供圖從實踐中提取理論,在對話中凝聚共識
實現“共同富裕”的重點在農村,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最重要保證。對此,節目邀請了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黨委書記高德敏,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大云鎮繆家村原黨委書記丁法強,山西省汾陽市賈家莊鎮賈家莊村黨委書記邢萬里,講述他們如何帶領村集體走出適合自身發展的新路徑,分享他們的鄉村振興經驗。
在每段經驗分享之后,來自學術界的專家都會針對性地進行經驗總結和理論提升,如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教授、“三農”問題專家徐祥臨,在總結繆家村的建設成功經驗時就說道:實現共同富裕,就是要發揮集體經濟的制度優勢,為一、二、三產業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平臺,使產業鏈很容易延長。
節目致力于從共同富裕的成功實踐案例中萃取經驗、提取理論,并通過多重視角的對話,達成共識,為不同發展程度、不同發展基礎、不同發展優勢的鄉村振興提供理論指引,有效提升節目的理論高度和實踐價值。
“接地氣”表達實現節目破圈傳播
嘉賓對談中“金句”頻出,將抽象的理論轉換成為老百姓可以想象和感知的畫面,有效傳遞了共同富裕的多元維度和豐富內涵,增加了節目的記憶點,提升了節目的傳播力與影響力。
如徐祥臨在分析農村集體經濟的制度優勢時,生動地指出:“我們的農村改革,是一個整體,一家一戶單干弄不了。就像一塊好布料隨便亂剪,做不出好衣服來。”而在談及賈家莊的成功經驗時,高德敏說道:“共同富裕,不是單單的口袋里有東西,腦袋里還要有東西。”
作為東南衛視的重要內容IP,《中國正在說》“中國夢”十周年系列節目將個體命運與宏大敘事融為一體,思想突出、敘述嚴謹,給人以思想啟迪,引發觀眾深度思考。
據悉,系列節目第三集“中國夢·世界情”將于7月22日21:20繼續在東南衛視播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