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27日電 (馬帥莎)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司長劉金峰27日在北京表示,截至目前,已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419項,包含2萬余項指標,涵蓋從農田到餐桌、從生產加工到產品全鏈條各環節主要健康危害因素,保障包括兒童老年等全人群的飲食安全,標準體系框架既契合中國居民膳食結構,又符合國際通行做法。
國家衛健委當天就黨的十八大以來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工作進展與成效舉行新聞發布會。劉金峰在會上作出如上表述。他還指出,中國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監測、食源性疾病監測兩大監測網絡以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體系。
學生飲食安全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劉金峰表示,國家衛健委將學校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監測作為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的重要內容。總體來看,近幾年校園食品安全形勢穩定向好,食源性疾病發病呈下降趨勢,未發生涉及校園的重特大食品安全事件,無死亡病例發生。
在促進居民營養健康方面,劉金峰說,監測結果顯示,中國居民營養健康狀況持續改善,城鄉差異逐步縮小。2020年中國18至44歲居民身高分別為男性169.7厘米、女性158.0厘米,比2015年分別增加1.2厘米、0.8厘米。農村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由2015年的11.3%下降至5.8%。
據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介紹,為了改善貧困地區中小學生的營養狀況,中國從2011年開始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為貧困農村義務教育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從最初的每學習日每人補助3元人民幣增加到現在每學習日每人5元。
據悉,國家衛健委從2012年起啟動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為國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6至24月齡的嬰幼兒每天提供1包營養包。截至2021年,項目已實施對832個原國家級的貧困縣的全覆蓋,累計受益的兒童人數達到1365萬。監測結果顯示,2021年項目持續監測地區6至24月齡嬰幼兒平均貧血率和生長遲緩率與2012年基線調查相比,分別下降了66.6%和70.3%。
丁鋼強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組織對項目給予高度評價,YYB(“營養包”的拼音首字母縮寫)已經成為專有名詞,在國際社會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