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6月5日電 (記者 張一辰)北京時間6月5日10時44分許,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陳冬、劉洋、蔡旭哲三名中國航天員將開啟為期半年的“太空出差”。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以下簡稱:西安分院)為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研制的中繼終端、天線網絡和儀表控制器應用軟件為飛船的太空飛行護航,讓“感覺良好”持續在線。
架太空“天路” 讓“感覺良好”持續在線
2022年4月,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三名航天員成功返回地球,183天太空之旅中的“開學第一課”、太空出艙活動、空間站上拍攝太空等影像,均通過西安分院研制的中繼終端傳回地面。
在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上,西安分院將繼續通過中繼終端搭建的太空“天路”建立飛船與地面之間的天地通信通道。西安分院研制的中繼終端是地面對飛船進行測控和通信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國中繼衛星系統的用戶終端設備。
“通過中繼終端與天鏈中繼衛星建立的天基測控通信系統,可以將地面對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測控覆蓋率提高到90%以上。”西安分院載人航天任務負責人余曉川表示,進入預定軌道后,飛船上的中繼終端開始工作,通過對天鏈中繼衛星的捕獲跟蹤,建立從飛船到天鏈中繼衛星再到地面的通信鏈路。
隨身智慧“秘書” 讓“感覺良好”體驗更佳
西安分院介紹,隸屬于儀表與照明分系統的儀表控制器應用軟件發揮了智慧隨身“秘書”的作用。其將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上所有分系統所產生的數據轉換為航天員可直觀識別和操作的內容,在儀表上顯示出來。
圖為西安分院科研人員在進行技術討論。 西安分院供圖在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上共有50余幅頁面顯示飛船各部分的情況。并根據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需要,顯示包括世界地圖、航天員身體情況等相關內容,這些均由智慧隨身“秘書”提供。儀表控制器應用軟件采用獨特的圖形顯示技術,通過文字、圖形、動畫的方式,顯示出飛船軌跡、姿態、飛行狀態以及各分系統信息。
西安分院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儀表控制器應用軟件設計師張赤萍表示,使用這一獨特的圖形顯示技術,不僅能得到新穎的儀表控制器顯示效果,而且實現了空間智能化儀表中的圖形、文字的處理與顯示,為航天員執行任務提供了清晰、直觀、舒適的顯示界面。
通達天地 讓“感覺良好”始終暢通
如果將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天線信號通路系統比作鐵路運輸系統的話,那么一路路的信號就是火車,天線網絡則是火車軌道和火車站調換軌道的道扳。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上10余副天線的信號接收和發送均通過天線網絡來為其提供信號通路。
西安分院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天線網絡設計師朋毅表示,當飛船的通信信號要通過天線網絡時,其首先要對信號進行分路或合成,然后轉換為可接收或發送的信號。其中的GNSS天線網絡還將在后續的航天員返回地面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2022年,西安分院先后為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等研制了中繼終端、天線網絡、儀表控制器應用軟件、儀表計算機軟件共10余套系統產品,持續助力中國空間站建設,讓“感覺良好”始終在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