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1日電 (記者 陳杭)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委員王小娥1日在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上表示,北京市繼續提供常態化核酸檢測服務,將根據區域特點、人口規模、人員流動等因素,合理布局采樣點,增加點位數量,方便市民就近采樣,同時根據市民核酸檢測需要,動態調整服務時間。
重點篩查和常態化檢測并行
王小娥介紹,當前,北京市核酸檢測實行重點篩查和常態化檢測并行,為了保障公眾進入公共場所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需要,北京市繼續提供常態化核酸檢測服務。一方面將根據區域特點、人口規模、人員流動等因素,合理布局采樣點,增加點位數量,方便市民就近采樣;另一方面將根據市民核酸檢測需要,動態調整服務時間。請市民朋友按照采樣點服務時間安排,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就近進行核酸檢測。
王小娥說,當前疫情風險仍然存在,請各地區、單位、行業嚴格落實“四方責任”,認真組織所屬人員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請廣大市民繼續支持配合,注意防暑降溫,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戴好口罩,不扎堆、不聚集、不插隊,做好個人防護,防范交叉感染。
已出院682例含2例重型
王小娥介紹,本輪疫情以來,北京市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醫療救治工作,立足患者需求,統籌醫療資源、細化工作措施、注重服務保障,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王小娥表示,本輪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根據病情分別收治在北京地壇醫院和小湯山方艙醫院。
4月22日至6月1日7時,北京地壇醫院收治本土感染者990例,其中,確診病例904例(重型2例,普通型178例,輕型724例),無癥狀感染者86例;男性520例,女性470例;60歲及以上老年人253例,兒童135例;最大年齡92歲,最小年齡28天入院;已出院682例,包括2例重型病例,今日1名90歲以上老年人將康復出院。
5月1日至6月1日7時,小湯山方艙醫院啟動3個隔離單元,收治本土感染者778例,其中,確診病例589例(均為輕型),無癥狀感染者189例;男性438例,女性340例;60歲及以上老年人22例,兒童35例;最大年齡68歲,最小年齡4歲;已出院584例。
王小娥說,在醫療救治方面,主要采取了三項措施:
一是應急隔離病房實行閉環管理,建立病情評估機制。全面實行獨立區域應急隔離病房閉環管理,單獨設置方艙CT和方艙實驗室,根據病例的流行病學史,實行分區收治,按照快檢、快診、快報原則,設置專門區域接收病人,快速進行核酸檢測及相關檢查,對于輕癥和無癥狀感染者,建立專家會診和病情評估機制,及時發現和處置風險患者。
二是構建規范化診療救治體系,實行“一人群一策略”診療方案。建立感染、重癥、呼吸、中醫、影像、檢驗等多學科專家會診機制,堅持中西醫并重,專家集體會診會商,實行“一人群一策略”治療方案。對于發熱及有癥狀患者給予退熱對癥治療,緩解患者不適癥狀;對于合并有高危因素、有重癥傾向的患者,由專家進行重癥篩查、會診,最大限度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對于有其他基礎病的患者,增加專科醫生和護士進行專項診治。本輪疫情發生的2例重型病例,經過積極救治,目前均已好轉。
三是注重綜合護理與人文關懷。密切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加強心理疏導,積極協調解決困難,減少患者焦慮,體現人文關懷。對于本次病例家庭聚集多,老人兒童多的情況,配備相關經驗護理人員,提供針對性陪伴照護。對于嬰幼兒患者,配備兒童床,洗澡盆等相關物品,加強哺乳喂養指導,保障患兒安全;對于學齡期兒童安排單間隔離,督促規律作息,保證網課學習;對于老年人配備輪椅、拐杖等工具,加強防跌倒、防血栓、防褥瘡護理,增強治療效果。
王小娥介紹,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北京地壇醫院和小湯山方艙醫院隔離病房里,48名14歲以下的兒童患者都收到了醫院精心準備的一份愛心蛋糕和卡通面點。各種祝福語、卡通笑臉、小老虎、開心云朵、甚至還有乘法口訣都被畫在了五顏六色的愛心小蛋糕上。5、6歲以下的小寶貝們還收到了軟陶玩具、手寫小獎狀等小禮物。醫護人員的關心關愛,讓小朋友們感受到了溫馨的節日氛圍。
王小娥表示,北京市將進一步加強救治力量配備,特別是重癥醫學科、婦產科、兒科等醫護力量,規范診治方案,體現人文關懷,全力保障新冠肺炎感染者醫療救治工作,確保患者早日康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