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1日電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斯德哥爾摩現場出席第六屆氣候行動部長級會議時指出,希望各方落實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和國家自主決定貢獻的制度安排,將國家自主貢獻目標轉化為扎實行動。
5月30日-31日,第六屆氣候行動部長級會議以線下線上結合方式舉辦。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作為中方聯合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會議并作開幕致辭。
黃潤秋表示,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共同挑戰。1992年5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簡稱《公約》)正式通過,開啟了國際社會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的宏偉征程。30年來,《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見證了我們一起走過的非凡歷程。今天,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成為人類共識,綠色低碳轉型成為全球行動。
黃潤秋強調,當前氣候多邊進程進入落實《巴黎協定》的新階段,希望各方凝聚共同意愿,堅定不移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強化系統觀念,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國家可持續發展整體框架,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應對氣候變化協同增效;深化合作互鑒,不斷提升合作水平,取長補短、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確保應對氣候變化取得實效。
解振華在發言中指出,今年是《公約》達成30周年。展望未來,希望各方堅持多邊主義,維護《公約》主渠道地位,堅持務實行動導向、堅持解決方案導向,推動《公約》進程與其他領域形成協同效應。《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應以落實為主題,以適應和資金為成果亮點,中方支持埃及舉辦一屆成功的締約方大會。希望各方落實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和國家自主決定貢獻的制度安排,將國家自主貢獻目標轉化為扎實行動。
氣候行動部長級會議由中國與歐盟、加拿大于2017年共同發起。本屆會議聚焦氣候行動與實施,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蒂默曼斯、《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埃斯皮諾薩等30多位代表參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