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6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6日在北京發布2021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2021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84毫米,為1980年以來最高。
公報顯示,1980年至2021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年均3.4毫米,高于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2021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84毫米,為1980年以來最高。過去十年(2012年至2021年)中國沿海海平面均處于近四十年來高位。
2021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區域特征明顯,與常年相比,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分別高118毫米、88毫米、80毫米和50毫米。與2020年相比,渤海和黃海沿海海平面分別上升32毫米和28毫米,東海沿海海平面基本持平,南海沿海海平面下降18毫米。
分析原因,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球海平面上升主要由氣候變暖導致的海水增溫膨脹、陸地冰川和極地冰蓋融化等因素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具有區域差異,西太平洋海平面上升速率相對較大,中國沿海位于該區域中。中國沿海海平面還與局地的區域水文氣象要素變化等密切相關。此外,地面沉降也會造成局地海平面相對上升。
“高海平面加劇沿海地區災害影響”,該負責人表示,2021年,風暴潮和濱海城市洪澇主要發生在季節海平面較高的7月至10月,其中浙江、遼寧和海南等沿海受影響較重。與2020年相比,長江口和錢塘江口咸潮入侵程度總體加重,珠江口咸潮入侵次數和影響天數增加;遼寧、河北、福建和海南沿海部分監測岸段海岸侵蝕加劇;遼寧、河北和江蘇沿海局部地區海水入侵范圍加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