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4月24日電 (劉曼)2021年,湘江流域水質優良率達到98.7%,較2012年提高10.6個百分點,其中干流省考斷面連續多年保持在Ⅱ類,地級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南嶺山脈、湘江源頭等重要生態功能區納入生態紅線保護范圍,流域濕地保護率達到75.46%,干流全面開展“十年禁漁”,越來越多的江河湖庫呈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美景。
4月24日,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守護好一江碧水”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一江一湖四水”系統保護和治理相關情況。
湘江保護和治理是湖南“一號重點工程”。2013年開始,湖南連續實施3個“三年行動”計劃。截至2021年,第3個“三年行動計劃”部署的10方面30項具體任務基本完成,株洲清水塘、郴州三十六灣等五大重點工礦區取得積極成效,流域水質優良率達到98.7%,比2012年提高10.6個百分點。
2015年以來,湖南先后實施洞庭湖水環境綜合整治五大專項行動、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水環境綜合治理八年規劃,2021年開始啟動實施總磷削減攻堅行動,持續改善洞庭湖生態環境質量。
候鳥在洞庭湖濕地越冬。(資料圖) 楊華峰 攝官方數據顯示,洞庭湖總磷濃度2021年較2017年下降13.7%,西洞庭湖突破性達到Ⅲ類標準。全省水生態狀況持續好轉,2021年至2022年洞庭湖越冬水鳥達40.4萬只,冬季候鳥數量刷新歷史紀錄,被稱為“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也頻繁現身,江豚、麋鹿穩定棲息分別達130多頭和220多頭。
按照“一河(湖)一策”的要求,湖南強化大通湖、蒸水等不達標水體系統治理,整治后的大通湖已退出劣V類,由過去的“水下荒漠”蝶變為“水下森林”。
從2017年開始,湖南連續5年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狠抓重點領域整治,累計完成6599項具體任務。截至2021年底,全省建成縣以上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163座,914個鄉鎮建成(接入)污水處理設施,126個縣市區全部啟動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
在全省有序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完成31家沿江化工企業關閉退出和3家沿江化工企業異地遷建工作,143家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全部配套污水集中處理設施。
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表示,下一步,湖南將以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長江生態環境治理“4+1”工程實施等為抓手,統籌水環境治理、水資源保障和水生態修復,深化“一江一湖四水”系統保護和治理,重點抓好洞庭湖總磷控制、老工礦區歷史遺留污染治理、礦山生態修復等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