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電信運營商外,作為傳統互聯網企業的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之際,其已經由產品提供商向服務提供商轉變。此前,騰訊無線已經完成將PC端現有產品移植到手機上的過程;之后將通過自身在技術、云服務、安全、用戶等方面的優勢,為合作伙伴提供服務,幫助合作伙伴獲得成功。
以此次展會上展示的手機QQ瀏覽器為例,該產品不僅是一款手機上網工具,更是一個服務用戶和合作伙伴的平臺。對于用戶來說,手機QQ瀏覽器不僅提供流暢上網體驗,還提供了云賬號、云存儲、云安全、云翻譯、二維碼以及精品閱讀等諸多服務。在服務合作伙伴方面,手機QQ瀏覽器創新的網頁應用中心,為webapp開發者、媒體、內容擁有者提供了平臺和API接口,使其可以輕松的接入手機QQ瀏覽器平臺,共享1400億的海量PV。
在移動應用軟件方面,金山WPS Office移動版、網易基于iOS、Android、WP三大平臺的應用產品、新浪微博和搜狐移動應用產品的展示均說明移動互聯網熱潮已經到來。
但也有業內分析師認為:“隨著不同產業領域不同廠商的加入,移動互聯網應用的同質化趨勢開始顯現,例如即時通信應用,就有中移動‘飛信’、電信‘翼聊’、聯通‘沃友’、騰訊‘微信’等,如何在眾多同質化應用中脫穎而出,并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是不小的挑戰。”
高不成低不就通信展期待推陳出新
對于本次展會,記者在現場聽到最多的聲音是大不如從前。除了前面所說的重量級廠商的缺席外,展會的定位、表現形式和內容也是主要原因。
例如從專業觀眾的角度,雖然廠商設置了所謂的VIP專區,以讓觀眾更深刻了解產品和解決方案的信息,但未受邀的觀眾不能進入,而廠商公開展示的內容對于這些觀眾又顯得過于膚淺,結果給這些觀眾的感覺就是專業展不專業。而對于普通觀眾,由于本次展會國外終端企業的缺席,讓普通觀眾觀展的動力大大降低,而參展企業千篇一面的模特加產品的展示方式也是了無新意,重要的是,據參展的觀眾稱,模特的質量也大不如從前。
除觀眾之外,參展的部分廠商認為,與全球舉辦的CES和全球移動大會相比,中國通信展的影響力日益減弱,且對企業的實際收益影響有限,這讓企業參展成為一種被動的應付,而這勢必讓企業在布展上很難積極投入,進而影響了展會的質量。
對此,有業內人士建議:“通信展要想繼續舉辦,需要主辦方和相關參展方齊心協力,大膽創新,畢竟展會不只是搭建一個展臺,如何在這個展臺上唱出大戲才是關鍵。”(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