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酋推出“NIMR”8×8機器人戰車。
近日,阿布扎比第16屆國際防務展和第7屆國際海事防務展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都阿布扎比舉行。為方便參展各方深度合作溝通,此次防務展特別設立以“適應、探索和轉型”為主題的國際防務論壇。阿聯酋政府一方面延續了在歷次展覽上的大手筆采購,另一方面利用此次防務展推出多種國產武器,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中東最大防務展
阿布扎比國際防務展創立于1993年,每兩年舉辦一次,目前已成為中東地區最大的防務展。在阿聯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屆防務展主辦方提出“30年連通世界防務”的宣傳口號,試圖利用多種方式擴大防務展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
一是追求規模效應。此次防務展邀請了65個國家1350家防務企業參加。展廳總面積達16.5萬平方米,5天吸引超過16萬人參觀。
二是連續高額采購。阿聯酋塔瓦尊委員會代表國防部和阿布扎比警察部隊在此次防務展上簽下56個軍購合同,金額總計223.4億迪拉姆(約合60.8億美元),為歷屆展會之最。據悉,這已是阿聯酋政府連續9屆簽訂超過100億迪拉姆的軍購合同。
三是展示先進裝備。主辦方積極邀請各國攜前沿技術裝備參展。俄羅斯帶來“龍卷風-S”火箭炮、蘇-75戰斗機和“安泰-4000”防空系統。美國展示了MQ-9B“空中衛士”無人機、高能激光系統和“悍馬軍刀”輕型戰術車輛等。澳大利亞、奧地利、南非等國防務企業也重點推出了不少無人化、智能化武器。
國產武器初登場
為方便國產武器裝備展出,阿聯酋打造了面積最大、位置最好的國家館,共有180多家本土企業參展。多樣化的無人化武器系統成為此次展覽的一大亮點。
此次防務展,阿聯酋推出多種無人化武器系統,涉及陸、海、空等多個領域,雖部分武器還是原型機或設想模型,但已納入阿聯酋研發計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陸上作戰方面,阿聯酋推出“NIMR”8×8機器人戰車。該車采用模塊化設計,具有較強機動性和生存性,能配合現有無人地面武器平臺提升部隊在陸上戰場的控制能力。空中作戰方面,“仙女”無人機頗受關注。該無人機有效載荷480千克,在7000米高度巡航時速可達858千米,最大時速為1000千米。在海上作戰方面,“170M-發覺者”水面無人艇專為反水雷和反潛任務設計,也可執行水面戰、監視和測繪任務。
盡管阿聯酋政府延續了此前在防務展上“一擲千金”的風格,但其主要支出已由對外采購逐漸轉為購買國產防務裝備。分析人士表示,此舉表明阿聯酋打造自主化國防產業的決心。
以龍頭企業為牽引,嘗試打造完整國防工業體系。為減少對外國武器系統的高度依賴,加速武器裝備國產化步伐,阿聯酋政府于2019年組建EDGE防務集團,下設超過20個子公司,產業涉及陸、海、空、網、電等全領域的武器研發和生產。此次防務展,該集團共簽訂186億迪拉姆的合同。
以深度融合為基礎,加速引進外國先進技術。除加大研發投入外,阿聯酋還鼓勵本土防務企業積極與外國大型軍工集團合作。EDGE防務集團通過收購愛沙尼亞的米爾勒姆機器人公司,掌握了地面無人化裝備的核心技術。阿聯酋塔瓦尊委員會與美國一家防務公司簽署無人系統相關協議,為軍方提供綜合性后勤保障和相關培訓服務。法國泰雷茲集團為搶占市場,在防務展上主動表示將增加零配件在阿聯酋的本土化采購和本土化工廠建設,并計劃將阿聯酋子公司的員工人數增加近一倍。
以擴大出口為推手,持續增強國際影響力。在此次防務展上,阿布扎比造船廠宣布將為安哥拉海軍提供3艘護衛艦和其他船只,總價值超過39億迪拉姆。阿聯酋卡拉卡爾公司與印度簽署協議,為印度研發小型輕武器系統,這也是阿聯酋首次向印度出口輕武器技術。
在多方努力下,阿聯酋的武器國產化取得階段性成果。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數據,阿聯酋已從曾經的全球武器第三大進口國下降至2022年的第九大進口國,同時躍升為中東第三大武器出口國,僅次于以色列和土耳其。
持續推動自主化
為持續推動國防產業自主化建設,阿聯酋一方面保證穩定的軍費支出,并計劃在未來5年,每年增加50億美元的國防開支。另一方面,政府提出制造業“3000億戰略”,到2031年,制造業總產值由2021年的1330億迪拉姆上升至3000億迪拉姆,國防工業作為重點發展項目,將為該戰略提供重要支撐。
不過,分析人士表示,阿聯酋在武器國產化進程中將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工業基礎薄弱。在與外國公司合作后,阿聯酋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技術,但本國專業技術積累不足、專業人員數量不夠,導致研發缺乏后勁。二是產業結構不合理。為實現“彎道超車”,阿聯酋重點關注無人化、智能化等武器制造,陸軍主戰坦克、火炮,空軍戰斗機等重要裝備仍完全依賴從國外引進,不利于其國產武器體系化建設。(王昌凡 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