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作為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哪些習慣呢?
習慣1:學會責任
徐老師說,不少孩子的書包很重,不是因為課本多,而是因為他們不會整理書包,把當天并不會用到的課本也裝進書包里,背到學校來又背回家里去,白白浪費力氣。
“學生上學后要培養的第一個習慣是學會整理書包。”徐老師說,家長應引導孩子每晚按照課程表將第二天要用的課本、教具有序地放進書包。多個作業本最好用一個文件袋統一裝起來再放進書包,這樣找起來方便,而且易于保持作業本整潔。
校長點評:整理書包培養的是孩子對學習的責任感,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
習慣2:學會積累
很多家長在孩子上高年級后才發現孩子不會寫作文,寫出的文字很干癟,原因其實是孩子缺乏日常積累。“積累的習慣應從入學第一天開始。”徐老師說。
徐老師建議,家長給孩子準備一個專門記錄的小本子。“這個時候的孩子,能讀能寫的字并不多,只需要記一個詞語、一個成語,然后口頭講講這個詞語的意思或者成語的故事。這樣,孩子語言就像蜜蜂采蜜一樣,慢慢地積累豐富起來。”
校長點評:小積累會有大收獲,長大以后更會明白這個道理。
習慣3:學會溝通
徐老師說,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家校聯系本,上面寫有老師每天安排的作業。這些作業不一定是書面作業,有時是讀幾頁書,有時是背誦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