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認識的準媽媽們,即使選擇了自然分娩,一旦真正啟動分娩,強烈的宮縮引起的陣痛一開始,她們就開始慌亂緊張,對前面的路望而卻步,強烈要求剖宮產。這時她們會大呼小叫,親屬也不能保持冷靜,只要寶寶快快出來,做什么都可以。最終不能配合醫(yī)生和助產士的要求,導致人為的難產發(fā)生。
這是最讓醫(yī)生頭痛的,因為醫(yī)生難以預料準媽媽分娩時是否能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狀態(tài),如果進入第二產程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更讓醫(yī)生棘手,因為這時胎兒可能已經進入產道,已經不能行剖宮產了。
為避免分娩中異常情況的出現(xiàn),準媽媽在分娩過程中,身體和心理狀態(tài)也是很關鍵的。等待分娩的準媽媽,最好不要過多考慮異常問題。醫(yī)生會盡力幫助你,給予母子最大的安全保障。準媽媽自己不必放大“假想難產”的程度。
胎兒過大是最常見的難產問題
難產的原因和胎兒、產道和子宮收縮三者的互動息息相關。吳文藝醫(yī)師說,胎兒本身造成的問題是難產的主要原因,最常見的情形是嬰兒的頭部太大,從超音波測量胎兒間頂距(BPD)可知頭部大小。若BPD超過10公分,生產是比較困難的;超過10.5公分,陰道生產就幾乎不可能。
其它少數(shù)嬰兒難產原因包括腦積水、胎兒長腫瘤、連體嬰、巨嬰及胎位不正如:臀部向下、前額向下、后枕位、橫位等錯誤姿勢,也會導致分娩困難。不過,由于科技醫(yī)學的昌明,超音波的使用已普級化,胎位不正的問題都能在產前精確的掌握,而大幅降低了難產的發(fā)生率。
胎兒的平均體重為3300-3400公克,太大的胎兒易造成產道的破裂及增加難產的機會。因此,準媽媽千萬不要以“提供胎兒營養(yǎng)”為理由而對飲食毫無節(jié)制!懷孕期間,孕婦的體重增加宜控制在10~14公斤的合理范圍內。正常的生產胎位應為頭位,才能順利生產。因此胎位不正如臀位、橫位等都會造成難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