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妊娠、分娩,新媽媽的身體、心理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認識不到這些變化,就很容易給自己帶來負面的情緒。誘發產后抑郁癥的因素有很多,對這些因素做了一一分析以后,我們才好對癥下藥,幫助新媽媽走出抑郁癥的陰影,陪寶寶健康成長。
內分泌變化
在妊娠、分娩的過程中,體內內分泌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產后24小時內,體內激素水平的急劇變化是產后抑郁癥發生的生物學基礎。懷孕期間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逐漸增高到峰值,分娩后的3~5天內其水平逐漸降至基礎水平。研究顯示,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產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大。
新媽媽這樣做
準媽媽時期適當閱讀相關知識讀物,對自己身體內分泌的變化能有所了解,那么對因此引發的情緒變化就能夠有清醒的認識,從而避免產后抑郁的發生。
如果初產后有憂郁情緒的話,那么要學會讓自己的心情放松,尋找疏解不良情緒的渠道,比如寫日記、網上傾訴等,等待身體對體內激素重大變化的重新適應。
身體變化
產時、產后的并發癥、難產、滯產、手術產是產后抑郁癥不可忽視的誘因。由于分娩帶來的疼痛與不適使產婦感到緊張恐懼,出現滯產、難產時,產婦的心理準備不充分,緊張、恐懼的程度增加,產程持續時間更長,導致軀體和心理的應激增強,從而誘發產后抑郁的發生。其次,有軀體疾病或殘疾的產婦易發生產后抑郁,尤其是感染、發熱對產后抑郁的促發有一定影響。
新媽媽這樣做
這種情況下,新媽媽要設法尋求幫助,愛人、親人的貼心照顧會有效減緩身體的不適;同時,不妨嘗試“食物治療法”。產婦在“月子”里要多搭配吃一些清淡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多喝溫開水,自內而外地調整身心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