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長溺愛孩子,唯恐營養不全,動不動就給孩子買“補品”、“補藥”吃,甚至高檔補品。做父母的都渴望孩子健康成長。其實,無病的兒童長期食“補”,于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
1、一種營養素的過多必然影響其它營養素的吸收,甚至引起中毒。
長期大量攝入維生素C,會使維生素B12的吸收和利用率降低50%以上,有造成機體貧血和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可能;賴氨酸在食物中含量過高,會影響人體其它必需氨基酸的消化吸收;長期服用魚肝油,會出現頭痛、厭食、嘔吐、嗜睡、高熱等維生素C中毒癥狀。
2、無病吃藥反而生病。
祖國醫學認為,健康的正常人體內陰陽、寒熱是相對平衡的,而中藥都有寒、涼、溫、熱四性和升降、浮沉、歸經等性質。如果無病吃藥,就會打破這種平衡狀態,造成從本臟腑、氣血經絡功能活動的紊亂。尤其兒童的體形正在發育之中,臟腑嬌嫩,易寒易熱,易虛易實,任何一種偏寒或偏熱的藥物都容易引起氣血紊亂和氣機失常而出現病態。許多兒童吃補品后出現流鼻血或口腔粘膜潰瘍等“上火”癥狀,就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