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教孩子從小學會寬容
育兒專家提示,在孩子幼年時期,父母應及時幫助孩子擯棄偏見,學會寬容。
案例:媽媽帶著未滿4歲的丹丹參加學校組織的親子活動。當老師安排小朋友以兩個人一組完成搭積木的活動時,丹丹拒絕與身邊穿著舊衣服的男孩合作,她甚至皺著眉頭對媽媽說:“我不跟他一組,我不喜歡他穿的舊衣服。”
丹丹媽媽擔心這些話被男孩聽到后會影響他的自尊心,急忙把女兒拉出教室,并在走廊里嚴厲訓斥她:“你怎么可以說這樣的話?”此時,丹丹只是茫然地看著媽媽不做聲。
專家分析:對于丹丹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表現出如此“無情”一點也不奇怪,因為他們已經能夠注意到他人身上不同于自己的特性。研究發現,6個月以內的嬰兒就能注意到種族和性別上的差異;孩子從3歲開始就會對人進行分類,并且能判斷出哪一類人更好一些;到了5歲,他們會把一些優良的品德與自己認為好的那類人掛鉤;到了8歲時,孩子才會注意到社會對不同人的態度;等他們再長大一些,就會懂得如何面對社會的偏見,開始理智地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