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時期:
一、1~2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好動且精力充沛,情緒波動大,典型行為就是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就大發脾氣,哭鬧不止。父母這時候應該合理地調整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可以給孩子做示范,告訴他哪些行為是正確的,但是不要堅決要求孩子一定做到;當孩子大發脾氣或者哭鬧時,可以采取冷處理,不理睬他,更不能妥協。
這時候,父母一定要呆在孩子的附近,直到孩子不再哭鬧為止,然后再給他講道理。不主張處罰孩子,也不能讓孩子獨自呆在房間里悔過,但是可以把哭鬧的孩子帶到一個安靜的地方使他慢慢平靜下來。
二、2~3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許會比較任性,例如,父母要求孩子睡覺前先洗漱。但是,父母別指望孩子能夠始終合作,因為他們在進行過幾次這樣的行為后就能理解原因和結果這個概念了,再往后,他們就會因為懶惰而不聽父母的話,有時會生氣或者哭哭啼啼地抱怨。這時候父母不要因為孩子沒有堅持到底而懲罰他,而是要對他的每個努力都表現出非常贊賞。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可以對孩子實施小小的懲罰,如面壁思過3分鐘,讓他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三、3~4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社交能力會不斷發展,也許會變得更加任性。當他們玩得正起勁的時候,讓他們放下玩具或者停止游戲就變得格外地困難,因為他們更加了解自己缺什么和想要什么,所以他們會用更加強烈的方式來抱怨。這時候父母要給予孩子充足的時間去結束游戲然后再做另一件事情,不要采取武力強行使孩子結束游戲,這樣只會雪上加霜,使事情變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