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十年來,在冰箱與空調設備的普及下,整年都能取得冰冷的飲料和食物,房間的溫度也能保持恒定。不少孩子一出生就在冷暖氣完備的環境下長大,身體變得無法適應溫差,反而容易得病。
其實,覺得熱流流汗就沒事了。衣服濕了就換件衣服。流汗表示身體正在進行新陳代謝,這也等于是在鍛練身體。
人體本來就具備應對冷熱溫差的功能,過度使用冷氣時,就會使原本的身體功能變弱。人體到了暑熱的地方,血管就會擴張。相反的,當覺得寒冷時,血管就會立刻收縮,避免熱能散掉。這是自律神經擔負的功能。我們的身體就是靠著自律神經的靈敏運作,才能適應環境變化,維持生命活力。在生活中,手腳冰冷的人在泡澡后淋淋冰水,反而會變得比較耐冷,就是這個規律的體現。
如果因為手腳冰冷就一直避免寒冷刺激,身體因應環境的調節功能就會愈來愈弱,也就是抵抗力越來越弱。當外界環境變化時,人就容易生病。過慣了安逸的環境,身體只會愈來愈衰弱。
人體經過長久的進化,已經能夠適應寒暑,所以愈鍛練就會愈強壯。建議你洗澡時用熱水充分溫暖身體后,再淋淋冷水,借著冷熱溫差來打造強健的身體,使免疫力更加強盛。但對心臟的負擔很大,有心臟疾病的人最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