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六歲的青少年就有高血壓,這在臨床上并不稀奇。據了解,在一些醫院的中醫科就有一些因為長期服用降壓藥卻沒有效果的年輕患者,后來仔細一查,才發現是頸椎病惹的禍。因此,醫生提醒,對藥物治療血壓控制不理想的、又沒有高血壓家族史的患者,癥狀發作有類似頸椎病特點的年輕人,不妨先拍攝頸椎X線片或頸椎CT片,排除因為頸椎病而引起的高血壓。
15歲高中一年級學生李浩體檢時發現血壓高達170/100mmHg,連續監測好幾天,血壓都高于正常值,后來去醫院就診,血壓還是高得厲害,心內科醫生給他下了高血壓的診斷,口服降血壓藥進行治療。這一吃藥就是兩年,這讓李浩的心理壓力很大,父母感到又心疼又無奈,“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會是高血壓呢,而且我們夫婦倆也沒有高血壓”。于是,時隔兩年后,聽說頸椎病可以導致高血壓,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李浩又跟父母一起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就診。結果一檢查,果然是頸椎關節錯位,誘發血壓增高。后經推拿、針灸治療,血壓果然恢復正常,再也不用吃藥了。
頸椎病會引起高血壓?對于這一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胥海斌說,這與頸椎錯位有關,頸部交感神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無菌性炎癥,導致交感神經興奮,而發生腦血管痙攣,從而引起血壓升高。雖然,由于頸椎病引起的高血壓所占比例不大,但這種情況卻容易因誤診而耽誤病情。
那么,頸椎病引起的高血壓有哪些特點呢?胥海斌說,一般來說,除了血壓升高以外,病人還有頸椎病癥狀,比如頭痛、頭暈、失眠、記憶力減退,頸肩背部強硬、疼痛,上肢無力,手指麻木或全身乏力、胸痛、耳鳴、視物不清、眼球發脹等。頸椎病癥狀加重時,血壓升高更厲害,當頸椎病癥狀緩解時,血壓可隨之有所下降,但此現象僅在疾病早期較明顯,病程越長越不明顯。
因此,建議對于藥物治療血壓控制不理想,又沒有高血壓家族史的患者,癥狀發作有類似頸椎病特點者,不妨先拍攝頸椎X線片或頸椎CT片,排除因為頸椎病而引起的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