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傍晚,臺州椒江一輛運輸海鮮的貨車在開往冷凍廠的途中,不慎丟失了一個裝有30斤河豚魚的箱子。椒江警方緊急搜尋7小時,最終找回丟失的河豚魚,阻止了一場意外的發生(詳見本報4月6日6版)。
針對這一意外事件,臺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表態,禁止臺州當地的酒店銷售和加工河豚,并將對當地的餐飲行業進行突擊檢查和整頓。
記者了解到,臺州河豚的貨源一般來自三門、玉環和溫嶺,大多為漁民打漁時捕捉到的。當地飯店老板透露,每到這個季節,就會有大量的食客冒死吃河豚。
盧老板在臺州當地經營一家農家樂,在他的飯館里就有供應這道河豚魚做的菜。“因為吃的人多,河豚的供應比較緊張,價格也都比較貴,基本上都要三四百塊錢一斤。”
他表示,即便價格比較高,來預定河豚的人還是很多。“我們這邊有兩名廚師全部是有處理河豚的培訓證書的,所以他們做出來的河豚菜不用擔心會中毒。”
臺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處處長朱建興介紹,雖然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河豚不能經營銷售,但不能否認的是,河豚確實含有致命毒素。“根據相關法律,含有毒有害的食物,是禁止生產、經營、銷售的。河豚魚有劇毒,所以禁止流通是有依據的。”
“未經過處理的河豚如果流入到普通百姓手里,無疑就是一種災難。所以整頓餐飲市場,掐斷這條制銷網絡刻不容緩。”朱建興解釋,因為部門職能合并工作還沒有完成,目前他們目前只是對餐飲企業這一環節做好監管工作,而對于捕撈、運輸、冷凍、供貨這些環節暫時還沒有查處和監管。“過段時間等職能合并完成,我們就可以對臺州市場的河豚進行全面封殺。”
朱建興表示,近段時間,他們會組織人員對各大餐飲行業進行突擊檢查和不定期復查,對發現仍存在制售河豚的酒店飯店,會酌情給予處罰。“小到罰款,重到停業整頓,要是情況嚴重,將對其訴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通過法律手段追究責任。”(記者陳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