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5歲男童奇奇(化名)意外汞中毒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奇奇在昆明的醫院被查出體內血液汞含量超標200多倍、尿液汞含量超標1萬多倍,被轉送到北京解放軍307醫院接受治療。昆明警方已派出警力到北京調查此事,并將該案列為刑事案件。男孩身體內的汞從哪里來的,對身體會有什么危害,如何在生活中避免孩子接觸汞?
汞俗稱水銀。水銀,是一種常見的有毒重金屬,在人們的生產和日常生活領域有著廣泛用途。在汞礦開采和冶煉、儀表工業、化學工業、電氣行業、冶金工業、醫療衛生、工藝美術及實驗室工作等領域,人們均有機會接觸到汞。短時間吸收大劑量的汞,可能導致急性汞中毒;長時間吸收低劑量的汞,可能導致慢性汞中毒。
汞中毒的主要途徑是呼吸道
汞在常溫、常壓條件下,是唯一呈液態的金屬。金屬汞的這種獨特物理性狀使其具有易揮發特性,在0℃空氣環境中,任由汞蒸發,濃度可以達到2.18毫克/每立方米,超過職業衛生標準100多倍,而隨著室內溫度的增高,汞的揮發能力也會同步增加。金屬汞的特殊物理性狀使其具有易吸附特性,一旦造成室內污染,殘留的汞會不斷揮發到空氣中,成為持續的污染源。
一種有毒物質,在正常生理情況下導致人體中毒的途徑通常有三種,即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膚黏膜吸收。
當前的醫學研究證實,金屬汞主要以揮發為蒸氣的形式經呼吸道吸收,金屬汞及汞蒸氣經皮膚吸收甚少,因此金屬汞中毒的主要吸收途徑是呼吸道,這種吸收是肉眼所無法覺察的過程。金屬汞經消化道吸收甚微,可以忽略不計,臨床上曾經有人一次口服1.5公斤汞的報道,經系統檢查也只是有輕微的尿汞增高,并未達到汞中毒的程度。因此有理由確信,金屬汞經消化道攝入不會導致汞中毒的發生。
汞也可被注射進入人體
5歲男童意外汞中毒,不僅讓家人日夜憂心忡忡,也引起很多幼兒家長的擔心。人們在關心這名幼童能否經過臨床救治獲得痊愈的同時,不禁要問,是什么原因致使一名幼兒發生了嚴重的急性汞中毒?
在目前的臨床實踐過程中,人們日常生活方面發生的急性汞中毒,多見于不慎將大量汞遺灑到生活空間而未加以及時的清理;或使用含汞偏方治療銀屑病、濕疹、腋臭等疾病。而以往臨床上所看到的特殊案例,涉及到使用注射器經過靜脈、皮下注射汞所導致的急性中毒,雖屬罕見,但其特殊的發病過程和嚴重的損害效應令人矚目。2000年以來,國內文獻有成人肌肉注射2毫升汞導致典型急性汞中毒,經過手術清創等治療痊愈的報道;還有成人一次靜脈注射15毫升汞,由于無法手術干預,經過血液凈化、藥物驅汞等治療,患者半年后死于中毒性腦病的報道。
媒體曾經報道,昆明男童體內所存積的大量金屬汞,是其他小朋友喂食所致。但是醫學實踐結論,可以否定這名男童經消化道攝入汞的可能性。一方面如同媒體所報道,4個月前5歲男童突發高燒,且臀部病變部位有兩顆亮晶晶金屬汞珠逸出;患兒血汞、尿汞明顯超標。作為急性汞中毒的臨床表現,發燒、軀干部皮疹、口腔炎和腎臟等多器官損害,是其有別于慢性汞中毒的主要特點,而消化道攝入汞,不會導致汞中毒。男童體內存積金屬汞的截圖,雖然不是三維圖象,無法確定精確解剖部位,但是依然可以判定,金屬汞不是存在于腹腔內,而是在腰腹部軟組織,或位于臀部皮下組織中,而且盆腔底部也有金屬影像存在的征象。如此分布和發病特征,強烈提示男童體內的金屬汞是被注射進入體內的。
治療手段:手術加藥物驅汞
汞中毒的病因有途徑之分,首先證明了人體皮膚黏膜和消化道生理屏障作用的存在。以注射方式將汞注入體內,不僅跨越了人體的生理屏障作用,也跨越了人體呼吸道吸收汞蒸氣的速率極限,使人體各個組織器官迅速處于高劑量汞負荷的危害條件下。
以往的文獻報道證實,將金屬汞注射于靜脈內,能夠看到金屬汞沿著靜脈、淋巴系統不斷地播散于肺循環體系、心臟和腎臟等臟器,由于汞離子能夠穿透血腦屏障,中毒性腦病是突出的損害表現之一。鑒于靜脈注射汞在人體內高度分散的存在方式,醫生沒有可能通過手術干預方式取出人體內的汞,在藥物驅汞的排泄劑量低于人體中汞的持續釋放劑量時,多臟器損害難以避免,甚至有可能導致患者死亡;中毒嚴重者存活后可能遺留腦病后遺癥,例如智商的顯著下降,因為大腦是功能再生能力最差的組織器官。
如果筆者推測昆明男童體內所存積的大量金屬汞,的確是經過注射方式所為,那么注射的金屬汞沒有直接進入靜脈是不幸中的萬幸。至少在身體狀況和病情許可的情況下,尚存手術干預的可能。依靠手術最大限度清理體內尚存的金屬汞,再結合藥物驅汞治療進一步減少人體內的汞負荷水平,是現代醫學為數不多的治療選擇。目前,患兒已經來到北京的醫療機構接受救治,相信醫務工作者會努力給患兒提供適宜的救治條件和康復條件,祝愿他能有一個健康美好的未來。
延伸閱讀
汞的無害與有害
郝鳳桐
體溫計破碎不必太恐慌
記得多年前上小學時,語文課本中有一篇課文,講述地主為了給死去的父母以童男童女殉葬,逼迫男孩、女孩喝下水銀,孩子死后容顏不改、栩栩如生。童年的記憶一直深深留在我的腦海里,那就是水銀劇毒,吃了可以斃命。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對此依然深信不疑,你如果告訴他水銀吞進肚里不會中毒,往往會招致一片嘩然:“你說什么?吃了水銀不會有事?不能吧!”
在筆者的臨床實踐中,經常遇到嬰幼兒試體溫時不慎將嘴里的體溫計咬碎,致使汞進入口腔的情況。此時家長通常都是爭分奪秒地懷抱嬰兒趕往醫院,在急診室疾呼救救孩子!醫務人員在病情判斷上的任何猶豫無疑會加重家長的擔憂。
2007年,一位來自安徽省蕪湖市的爸爸,懷抱22個月大的幼兒,輾轉數省市來京求醫,原因就是孩子試體溫時咬碎了體溫計,擔心汞中毒。當我對孩子經過必要的問診、體檢之后,肯定地說孩子沒有汞中毒,家長詫異地睜大眼睛:“大夫,我們千里迢迢到北京求治,就是因為當地醫院診斷了汞中毒而治不了,跑了這么遠的路,花費了這么多的錢,你一句話就沒事了?”我說:“您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給孩子做汞含量檢測,希望能夠徹底消除您的擔憂。”數日后,當一份遠低于正常值的汞檢測報告擺放在面前時,家長默默地接受了我的診斷。時至今日之所以再提此事,是因為類似情景不斷地重現。
在日常生活中,體溫計打破和臺式血壓計使用不當使汞逸出,是最常見的汞暴露方式。金屬汞進入孩子口腔,是直觀的事實,引起家長高度重視是可以理解的。而汞蒸氣進入人體呼吸道,無法被人們的視線所覺察。國內近年來屢屢發生學生將汞帶入教室玩耍,因為污染教室而造成群體汞中毒事件。正是由于發病原因潛隱而難以覺察,通常要經歷過多的周折、過長的等待時間,才能夠披露事件本質,開始治療。
一只體溫計中的汞只有一克左右,劑量有限,即便清理不徹底,也不會導致汞中毒的發生。但是血壓計中汞的泄漏劑量可能較大,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于泄漏于室內的汞,可以用硬紙片緊貼地面收集于添加清水的瓶中,盡可能收集徹底。對于被污染的地面,可以用硫磺粉覆蓋,使其衍變為不具揮發性的硫化汞。在1周至2周之內,需要經常進行室內通風,以降低室內空氣的汞含量水平。
女性當心化妝品汞中毒
筆者呼吁增白祛斑美容謹防汞中毒已有數年之久,然而時至今日,因為增白祛斑美容而汞中毒求治者依然不在少數。1996年美國-墨西哥邊境地區的居民因使用一種增白化妝品而發生汞中毒,經檢測,其中含有6%-10%的氯化亞汞。美國有關衛生服務機構實施了臨床調查,發現所有接觸者均為女性,在71人尿標本檢測中,57人尿汞水平超過0.02毫克/升;另外從患者的家屬(丈夫、子女)等非使用者中獲得18份尿標本,有9份尿汞水平超過0.02毫克/升。這是首次證實化妝品汞中毒可以累及家人。
筆者所見化妝品汞中毒患者均為女性。汞易透過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體內汞超標的女性,在哺乳期乳汁中可以檢測到汞的存在。因此可以認為,育齡婦女汞中毒有可能影響到子女的健康。
汞有毒,但是否中毒取決于接觸劑量和方式。生活中自我保護意識與妥善的處置方式,是降低汞中毒風險的最佳方法。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 郝鳳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