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春節將至,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近期在部分地區防控形勢嚴峻。今年1月1號至26號,我國已確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96例,其中死亡19例。在浙江等地,甚至出現了有限的非持續的人傳人病例,防疫壓力驟增。據了解,杭州市政府正在醞釀政策永久關閉活禽市場。
近期每周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數已接近去年疫情高峰時期水平。春節將至,疫情為何突然進入高峰期?如何理解有限的非持續的人傳人?春運會使感染人群增多嗎?針對公眾對H7N9存在的諸多疑問,多位專家進行了一一回應。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說,截止2014年1月26日晚6點,全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中,死亡65例,病死率在20%到30%之間。
馮子健:我們截止到14年1月1日以來的總的報告病例數是96例,死亡是19例,如果要是從去年開始算,那就到了240例。
為什么臨近春節感染人數增加較快?馮子健認為,是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馮子健:禽類消費量禽間的病毒的傳播的水平都有關系,H7N9和H5N1這樣其他的禽流感有類似的這樣的季節性特征,就是冬春季高發。
這兩天正是春運高峰,人員聚集的地方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嗎?馮子健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馮子健: 因為它不是一個人傳人的疾病,是一個從禽到人傳播的疾病,所以人員的流動不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最新公布的新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中提到H7N9的傳播途徑是可經呼吸道傳播或密切接觸感染禽類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獲得感染;或通過接觸病毒污染的環境傳播至人;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續的人傳人。如何理解有限的非持續的人傳人?馮子健對此做出了詳細的解釋:
馮子健:我們看到有限的人傳人就是偶爾發生的二代病例,發生兩代病人,很少,或者幾乎不會發生三代以上的病人的出現,這就是有限的人傳人;相對而言,持續的人傳人或者有效的人傳人,可以出現多代病人,一個可以傳若干個,或者三代病人四代病人,更多代數的病人,能看到社區的爆發,這叫持續的人傳人。
據了解,在目前已經確診的244例H7N9感染病例中,確實出現了幾例二代病人,但沒有出現一例三代病人,這就表明,目前H7N9傳播途徑仍然主要是從禽到人,人傳人的能力處于極低的水平。專家表示,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并不會增加病毒傳播風險。
目前H7N 9人傳人的能力究竟處在什么水平?馮子健用流行病學的一個專業的監測指標給出了答案:
馮子健:我們流行病學上有一個專門來描述這個有限的人傳人和持續的人傳人有一個指標,叫做基本的傳播數或者叫基礎傳播數。基礎傳播數就是R0這樣的一個指標,有效的人傳人的時候,這個R0一定要大于一,平均一個病人或者一個傳染病平均可以傳一個以上,這個病就就可以持續在人群中傳開了,這叫持續的人傳人。當然這R0小于1的時候,它就不可能持續的傳開,傳著就斷了。這個H7N9禽流感它的人傳人能力R0是0.09,是非常低,從流行病學來告訴我們解釋了有限的人傳人。
近段時間,微信圈、微博里有不少人在轉發江蘇、浙江、上海等地醫生感染H7N9死亡的消息,對此,馮子健回應說:
馮子健:現在監測到的我們報告病例里面就上海這一例,大家都知道的上海那個急診科的外科醫生是H7N9的感染病例。
由于H7N9的早期癥狀和流感等癥狀相似,導致部分病人病情發展迅速,如何才能更好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北京地壇醫院感染科疾病診療中心主任李興旺說,這也給醫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李興旺:因為我們知道現在達菲也好還是帕那米韋也好、扎那米韋也好、,這類抗病毒藥物對流感病毒是有效果的,但是前提是越早用越好,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臨床醫生,一旦你覺得這病人有流感癥狀,我們現在更強調的是有發燒、有咳嗽這種下呼吸道的癥狀,這種情況下,比如突然一個高熱39度,伴有咳嗽。這種情況下,即使檢測陰性的我們也是主張給予抗病毒治療,這樣我們才能夠降低重癥病人的發病率。就是一般流感樣病例,尤其是前面這些高危人群,比如像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晚期的孕婦這樣的包括大胖子這樣的人叫做高危人群,一但有流感癥狀就要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不要管他是人的流感還是禽的流感都要治療。
每一個普通個體如何做好防護,避免感染?馮子健的建議是:
馮子健:我還是提醒一般的市民消費者盡量的避免活禽的消除,去采購消費白條雞、冰鮮雞代替直接到市場上采購活禽直接來宰殺,宰殺活禽的過程中、接觸活禽的過程中如果難以避免的話,一旦接觸之后盡快的洗手也可以降低感染的風險。尤其要提醒的是老年人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尤其要避免活禽的接觸。
國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躍龍分析認為,H7N9不會在春節大規模爆發。
舒躍龍:這個病毒沒有變,沒有變顯示它(難以)在人與人之間有效傳播,它仍然是一個禽到人的。病例還會持續,但是在整個春節期間大規模爆發這個情況不會發生。(記者馮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