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芒種節氣,這意味著即將進入高溫、悶熱的時節。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李佩文表示,酷暑里人體分解代謝增大,因此夏季飲食可適當吃一些寒涼清熱的食物,同時注意暑濕傷脾,避開辛溫燥熱的食物。
清熱類食物在選擇上應注意以清淡素食為主,減少葷腥厚味。夏季人的消化吸收能力較弱,狗肉、羊肉偏溫燥,不可多食。鴨肉、兔肉、瘦豬肉等不熱不燥,可用以補充蛋白質。
寒涼酸味的食品多有清熱作用,這個季節可適當多吃一些,如黃瓜、狝猴桃、枇杷、檸檬、酸梅湯等。
至于烹飪方法應少紅燒、煎炸,花椒、大料、辣椒、桂皮、干姜、茴香等都是大熱調料,盡量少用。
李佩文還強調,清熱食品也應適度,夏季腹瀉、嘔吐容易發生,多吃寒涼食品稍有不慎容易招致脾胃失調甚至虛寒癥的發生,特別是老人、兒童、慢性病患者。此外,清熱食品最好不在空腹時食用,饑渴燥熱之時也不應突然大量食用寒涼之品,以少量慢用為宜。
相關閱讀:
踏入6月,又到每年的“考試季”——過幾天是高考,月中旬又逢中考,期末考也越來越近,不同年級的學生都將先后邁向一個個“考試關”。多數考生都進入了緊張的備考狀態。但要在考場上有出色的發揮,除了平日扎實的知識積累之外,更離不開良好的身心狀態。在這個關鍵時刻,如何幫孩子調整好應試狀態?不少家長很傷腦筋,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保健專家,針對考生在緊張狀態下最容易出現的睡不好、吃不下乃至焦慮等常見問題,教學生和家長們“見招拆招”,HOLD住健康——
大考在即 孩子緊張父母抓狂
再過半個月就要參加中考,一向成績不錯的小斐每天放學就鉆進書房。到了飯點,父母三催四催還不出來。上了飯桌,她常常喝一大碗湯,匆匆扒幾口飯,隨便填完肚子就又回房埋頭苦讀。勸她多吃幾口,她說吃不下;問她想吃什么,她說“沒胃口,隨便吧。”吃不好還不算,每天晚上她不到12時不關燈,上了床經常翻來覆去好久才能入睡。
“她已經大半個月睡不好吃不香了,真是很煎熬!在生活上,我們盡量樣樣幫她考慮,給她買各種營養保健品,但效果不大。她實在太緊張了!”小斐媽有時嘮叨兩句,勸她放松點,她卻很不耐煩。爸爸看在眼里,忍不住說了她兩句,沒想到她反應更激烈,甚至叫起來:“你們就別管我了,反正也幫不上忙!”
“學習上我們是幫不上忙,但照這樣下去,到考試時狀態哪能好?”小斐媽急得抓狂:剩下的時間不多了,到底該怎么辦?
見招拆招 引導孩子調好身心狀態
“每年這個時候,大多數考生都進入了緊張的應試狀態。適當的緊張,直至調整到考試時稍微興奮、活躍的狀態,對于臨場的出色發揮是有一定益處的。”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保健科主任陳瑞芳教授稱,但有部分學生因緊張過頭不同程度地影響到胃口、睡眠質量,乃至出現焦慮,甚至身心失調,反而影響到臨試狀態。
“其實,作為家長并非幫不上忙,但有時幫不對頭確實會給孩子添亂。”陳瑞芳指出,考試即將到來,平時該復習的應該也做得七七八八了,再一味地搞題海戰術,鉆研高、尖、深的問題,意義并不大;更重要的是保證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能拿的分盡量不丟。但家長跟孩子應有共識:要在考場上發揮出色,除了平日扎實的知識積累外,更離不開良好的身心狀態;前者確實基本靠孩子自己,后者家長完全可以幫得上忙,關鍵是找出孩子的具體問題出在哪,才能有針對性地“見招拆招”。
陳瑞芳針對考生在緊張狀態下最常出現的睡不好、吃不下、壓力大甚至出現焦慮這三大常見問題一一支招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