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進入高溫濕熱的天氣,預防猝死成為暑期的關鍵。專家表示,從以往高溫猝死的案例來看,即便是心臟健康的人群也有發病的可能性。氣溫超過33℃時,人體的新陳代謝會顯著高于正常溫度時,對血液循環系統的影響更大。人體缺水對健康有什么損害呢?
1、心血管
心跳加快、外周血管擴張,皮膚血流量比平時增加3-5倍。而內臟的血流量下降,加重了心腦血管患者的相對缺氧反應;
2、神經系統
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身體會出現心慌、胸痛、多汗,嚴重時會使動脈血管內的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而發生心肌梗死或腦梗死等;
3、血液系統
機體內水分通過汗液大量蒸發,使血黏度增加、血中含水量下降、血液濃縮等。這就增加了發生血栓性疾病風險;
4、缺氧
進入桑拿天后,空氣中水的含量明顯增加,而氧氣含量明顯下降,這對已有心腦血管缺血的人群無異于火上澆油。
專家表示,以上這些影響無論是健康人群還是已經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人群身上都會出現。即便是健康的人,熬夜也應注意多飲水,盡可能改善血液黏稠度。
夏季要如何喝水防猝死
夏天多喝白開水
冷飲只能驟然降低體表或局部溫度,不能持久解熱、解渴。而適當地飲用白開水,對消暑解渴、清熱涼身更為有利。
原因:它富含多種礦物質,不用消化就能為人體直接吸收利用,能夠調節人體體液平衡,對辦公族來說也是盛夏的最好飲料。夏日,辦公族宜多喝30攝氏度以下的溫開水。
補水時間更重要
餐前一小時補水,這是被專家普遍認可的黃金時間。而在夏季,最好手邊常備一瓶水,隨時補水;晚間睡覺前和起夜時也應喝適量的水。
原因:由于水在胃內只停留2至3分鐘,便迅速進入小腸并被吸收進入血液。餐前一小時喝水,可以補充到全身組織細胞,供應體內對水的需要。尤其是早晨醒后喝上一兩杯水,除了補水,還有清腸、排毒的作用。在進餐過程中可以適量飲些西紅柿湯和綠豆湯等,既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促進食欲,又可以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以防中暑。但是在馬上吃飯或剛吃完飯就大量飲水,容易沖淡胃酸,不利于消化。(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