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開發商還是以銷售商鋪為主,目前已經出現了銷售商鋪使用權的趨勢。”楚睿商業咨詢公司董事長黃文杰表示,這樣的投資方式是非常有風險的。
按照一般投資規律,商鋪的投資回報應該比目前銀行的信貸利率高,這是一個參照系數。但是,回報越高風險越大。另一位商業地產專家認為,投資商鋪必須認清商鋪的租金只和市場價有關,和投資額沒有直接關系,不能認為投資越高回報就越大。而目前一些高額的返租回報如20%,5年使用權回報率達60%等,遠遠超出了市場的租金承受力,如無法拿到承諾的高租金,投資者很可能血本無歸。
有專家表示,目前在廣州返租回報成功的案例鮮有,只有在一些批發市場可以獲得成功。而購物中心如廣百新翼、光明廣場、中旅商業城、康王商業城等都出現了各種問題。即使是中華廣場,其三四樓的返租商鋪也有相當的空置率。
■投資提醒
切忌急功近利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很大一部分商鋪的投資者都抱著這樣的心理:價錢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投資回報要快。如果單從投資收益來看,商鋪的投資回報率要大于住宅,因此,很多人都十分熱衷商鋪的投資。但是與住宅投資相比,商鋪投資需要更專業的知識和長遠的眼光。中國商鋪產權期限大約是40年,投資者忌急功近利,需綜合考慮。(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