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8月10日電 (許青青)蓋房、賣房,這種簡單粗暴式房地產業在內地已逐漸成為過去,內地房地產業轉型升級正在加速。不同于過去的多元化轉型策略,建設特色小鎮正在成為內地房企轉型的新方向。碧桂園、華僑城、綠城等一批領先房企正在打造中國的“小鎮計劃”,探索用“造城計劃”尋找新的利益增長點。
內地“千億房企”碧桂園集團9日宣布啟動“科技小鎮”計劃,據了解,目前該集團已有三個科技小鎮項目開動,分別是惠東稔山科技生態城項目、惠州潼湖創新小鎮項目、惠州潼湖科學城項目。
碧桂園方面認為,中國科技產業發展迅猛,高新企業快速集聚到一二線城市,如在深圳2000平方公里土地上,匯集了7000家高新技術企業、30000家科技企業,由此造成的房價高企、交通擁擠、空間狹小,使得企業運營成本不斷升高,產業持續發展面臨問題。
而在緊鄰深圳的惠州打造科技小鎮,將有助于解決這些問題。小鎮將聚焦全球優質科技產業資源,圍繞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綠色現代產業體系,實現城市功能與創新產業共生共榮。通過龍頭企業帶動關聯企業入駐,遴選最有潛力的優質企業進入小鎮。
碧桂園助理總裁向俊波透露,集團將在5年內投資千億,在全國建設數個類似的智慧生態科技小鎮,重點選取一二線城市30-80公里重要區域,5平方公里以上所謂周邊土地和項目,“讓科技企業和人員以不到一線城市三分之一的價格,享受到更優越的工作環境和美好生活”。
多數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房企跨界轉型面臨較多困境,房地產產業鏈上下游拓展、融合則愈來愈受到業內的重視。
與碧桂園不同,綠城中國聯席董事長宋衛平選擇的是特色“農業小鎮”。按他的設想,小鎮距離上海、杭州等城市三五十公里,一個小鎮需要三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兩平方公里是農業,一平方公里開發建設,形成3萬人的小鎮。
農業小鎮最大的特點是對基礎農業的規劃,靠著小鎮中房地產開發建設部分獲得的收益,帶動周邊的農業改造,建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型農業基地,并將周邊的農民轉化為現代農業工人。未來5-10年,綠城將打造5-10個這樣的理想“農業小鎮”。
華僑城集團則在“文旅小鎮”發力,日前,該集團在四川同包括成都金牛區、大邑縣、雙流區三地政府以及成都文旅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擬投資1200億元打造天回、安仁、黃龍溪三大旅游名鎮。華僑城集團公司總經理段先念表示,將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在“文化+旅游+城鎮化”模式下,讓三座歷史名鎮煥發新的活力。
為何房企轉型會青睞“小鎮計劃”?除了行業利潤下滑,尋找新的增長點之外,政策推動應是其中因素之一。“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鮮明、產城融合、充滿魅力的小城鎮。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也表示,將強化對特色鎮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支持,支持特色小鎮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等功能,并將選擇一千個左右條件較好的小城鎮,積極引導扶持。
按照碧桂園戰略規劃,企業一方面將對原有項目進行產業升級,一方面將努力開展創新項目,其創新項目之一就是科技小鎮計劃。從原來的單一的房地產開發商轉型成為中國新型科技智慧產業空間的重要供應商和運營商。
9日,李開復創新工場、清華大學、平安銀行等與碧桂園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雙方決定在科技小鎮等方面展開合作,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碧桂園還將投入不低于20億元,聯合多個知名投資機構設立科技小鎮產業基金,為小鎮企業定向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務和成長輔導,對接產業資源和金融服務、商業服務、政務服務、技術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