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關于里約奧運會的是是非非,想必各位朋友已經聽得足夠多了。不少人甚至擔心,“這屆奧運會,還能順利辦下去嗎?”
好在,隨著奧運開幕的臨近,各項準備工作的形勢趨于好轉。大家對于本屆奧運的種種擔心,也逐漸轉化為有關賽事各種猜想:
“伊辛巴耶娃被禁賽了,她那塊撐桿跳金牌會落入誰的口袋?”
“哪個國家能撼動美國金牌榜第一的寶座?”
“誰才是這屆奧運會最大的贏家,是主辦方巴西嗎?”
……
對于前兩個問題,小僑(qiaowangzhongguo)不好斷言,不過說到這“最大的贏家”,毫無疑問是中國,以及遍布海外的華人群體啊!
有人可能要說,小僑啊,咱們都是炎黃子孫,你這話我倒是挺愛聽,但奧運會才剛要開始,這么早就下結論,有點太武斷了吧!
不信?那您就往下看:
◆ ◆ ◆
“華人軍團”實力雄厚
里約奧運會共有172名乒乓球運動員,其中有39名華人運動員,占比接近1/4,其中不乏新加坡隊的馮天薇、于夢雨,奧地利隊的劉佳,西班牙隊的何志文等實力選手。尤其是馮天薇,在去年的亞洲杯決賽上戰勝了劉詩雯;
在加拿大代表團中有4名華裔選手,分布在羽毛球、乒乓球和體操三個項目中;
澳大利亞代表隊中則有多達10位華裔運動員,將分別在乒乓球、羽毛球、跳水、花樣游泳比賽中亮相;
此外,還有中美混血的游泳選手內森·阿德里安、代表東道主巴西隊出賽的華裔運動員桂霖、為新西蘭隊出戰的女子花劍選手袁萍……
毫無疑問,奧運賽場上越來越龐大的“華人軍團”已經證明了,流淌在炎黃子孫血液里的,那種與生俱來的運動基因的無比強大!
◆ ◆ ◆
“中國制造”搶盡風頭
里約奧運的硬件設施屢遭詬病,但對于遍布里約的各類“中國制造”,無論是久居當地的居民,還是剛來不久的運動員們,大家都給予了極大好評:
看到這臺充滿科技氣息的安檢設備了嗎?沒錯,中國造的!在里約奧運會的各個比賽場館,全都應用了這款由浙江大華和同方威視生產的安檢設備,總數超過200臺。過硬的“中國制造”,是參賽選手和數十萬觀眾人身安全的有力保障!
再看看這款高大上的地鐵列車,一共90列,由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為觀眾帶去了最便捷的觀賽交通方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已不是中國列車首次為大型賽事服務,最早要追溯到2014年世界杯期間了!
還有這款“萌萌噠”吉祥物,同樣是“中國制造”,一共250萬個,早已全員運抵里約了~
看到這些國旗了嗎?在令人振奮的頒獎環節中,各國升起的國旗都出自于中國工人之手,此外還有頭巾、帽子、圍巾、熒光棒等衍生產品。
奧運期間里約天氣濕熱,沒有空調除濕可怎么行!在容納82000名觀眾的開幕式場地——馬拉卡納體育場,所有空調設備都由中國格力生產,此外,運動員奧運村的空調設備也都由格力制造。
除了這些,包括里約奧運會及殘奧會技術官員、醫療人員、賽會服務人員的整套專業運動裝備,修建奧運村的工程機械,工作人員使用的對講機手臺等等等等,統統都是“中國制造”!
里約奧運會最大的贏家究竟是誰?看完這篇文章,你是不是也贊同小僑的觀點了呢?(付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