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8月4日新媒體專電(記者趙久龍 鄭生竹)4日下午,南京六合區政府發布對外通告,稱已終止擬在該區瓜埠鎮沙子溝村建設的生活垃圾焚燒熱電聯供項目。通告稱,經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六合區人民政府決定終止新材料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熱電聯供項目,原定于8月6日上午在新材料產業園管委會就該項目舉行的群眾溝通咨詢活動取消。
據通告介紹,新材料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熱電聯供項目,在建設單位組織的環評公眾參與、征求公眾意見階段,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六合區人民政府經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決定終止該項目。
據六合區環境保護局副局長龔明介紹,原本在該區瓜埠鎮沙子溝村建設的垃圾焚燒站,正處于建設單位組織的環評公眾參與、征求公眾意見階段,還未將相關資料報批給環保部門,更未進入審批階段。“根據項目建設分期管理相關規定,這類項目應由市環保局或省環保廳來審批,該新材料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熱電聯供項目,明確是由南京市環保局審批。”
六合區城市管理局局副局長張國如告訴記者,目前六合只有一個生活垃圾填埋場,位于馬鞍街道勤豐村,該工程于2008年開工建設,2010年投入使用,當時設計庫容是100萬立方米,設計處理能力約為每天150噸生活垃圾。
“由于六合城市化發展較快,而且農村的生活垃圾也統一收集集中填埋,目前,每天垃圾處理量達380多噸,且隨著該區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區的生活垃圾處于逐年增加的趨勢,估計再過3年左右,將要達到500噸每天。”張國如說,按照現在馬鞍填埋場的庫容計算,最多只能堅持到2017年年底。
六合區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沈維孝表示,選擇何種垃圾處理方式,要看現實需求、垃圾處理技術水平和國家政策導向。“現在不少民眾對垃圾焚燒處理項目存在誤解,導致各地不少垃圾焚燒處理項目難以推進,但是生活垃圾每天仍在不斷的產生,‘垃圾圍城圍村’也不行,目前通過填埋場處理生活垃圾也是權宜之計。”
該項目終止的消息經“六合發布”官方微博公布,立即引發網民熱議。記者看到,很多網友表示,大家反對的不是垃圾焚燒廠本身,而是質疑垃圾焚燒項目的選址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將嚴格按照規范運行,不造成污染且不影響周邊居民生活。
有一些網友認為,垃圾最終是需要處理的,不建立垃圾焚燒廠很難解決生活垃圾不斷增加的問題。網友“七月流火”表示,不建垃圾處理廠,那么多垃圾怎么處理?平時都少扔垃圾嗎?網友“風鈴草”說,最終問題還是垃圾要怎么處理,但是不管怎么處理、在哪里處理,應多方協商盡量照顧到各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