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7月13日電 (張傳明)12日,揚州發布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庫存的實施計劃。計劃提出,自7月起暫停安置房新項目建設,從明年起,揚州市區也將不再新建公租房,保障方式全面實施貨幣化。繼去年年中國務院提出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以來,全國已有多地落地貨幣化安置政策并助力樓市去庫存。
去年6月份,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有關工作的意見》,提出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要求各地制定相關指導意見和具體安置目標。
在房地產市場高庫存的背景下,在此之后,全國范圍內已有多地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以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并助力樓市去庫存。今年2月底,杭州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要求增加住房貨幣化安置力度,對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鼓勵全部實施貨幣化安置,實施棚戶改造項目的貨幣化安置比例不得低于50%。上海在房屋征遷時也按面積補償錢款。
觀之江蘇,據了解,2016年江蘇省棚改目標任務比2015年增加12%,達到25萬套,基本建成(含貨幣化安置)20萬套。棚改任務逐年加碼,一方面是改善相關民眾的居住條件,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加大貨幣化安置方式,幫助解決樓市庫存問題。為化解三四線城市樓市高庫存的狀況,今年江蘇省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而少數城市已主動將貨幣化安置比例定為80%。
江蘇省住建廳廳長周嵐此前表示,去年底各地已上報今年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目標,其中連云港、宿遷、鹽城提出要達到80%以上,揚州、無錫、常州、鎮江等地提出要達到60%以上。
南京在2月底發布了《市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要求進一步提高征收拆遷貨幣化安置的比例,促使區域存量商品住宅去庫存。對選擇貨幣化補償并在簽約期限內搬家的,可予不超過評估總額二成的獎勵。而樓市庫存較大的地區,可進一步提高比例,控制集中新建安置房,利用市場存量的商品住宅用于棚戶區改造。
此次揚州發布的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庫存的實施計劃,同樣明確了將嚴格控制新建拆遷安置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保障方式全面實施貨幣化。
值得注意的是,與多數城市不同的是,該計劃提出,自今年7月起揚州暫停安置房新項目建設。在拆遷過程中,房企將進駐拆遷現場并提出優惠措施,讓被拆遷人現場了解房源供應信息,實現自主購房。各地也可通過競爭談判方式實施團購,向房企預定部分房源,簽訂協議明確預定房源的房價及結算模式,在拆遷范圍內公布,供被拆遷人選擇。
從明年起,揚州市區也將不再新建公租房,將采用收購、長期租賃庫存房或閑置住房作為公租房的方式。而與南京此前政策類似的是,揚州公租房保障也逐步采取貨幣化,通過直接發放租金補助方式,支持被保障對象在市場中自由租賃住房。
貨幣化安置政策的實行也與當地樓市情況息息相關。據了解,揚州樓市在上半年表現良好,去化速度有所加快。據揚州市房管局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揚州市區商品住宅累計可售面積為143.76萬平方米,較2015年年末下降20.61%。房價方面,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百城價格指數顯示,揚州6月份房價有所回落,環比下降了0.67個百分點。雖然去化加速,總體向好,但在全國樓市分化加劇的背景下,下半年揚州樓市或仍以去化跑量為主,這也便于當地貨幣化安置政策的實行。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貨幣化安置能夠有效去庫存,但并非一蹴而就。棚改貨幣化安置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直接貨幣補償,二是政府組織棚改居民購買商品住房安置,三是政府購買商品住房安置。其中直接貨幣補償方式見效快,但是政府財政即期支付壓力大,同時不能有效幫助消化存量商品住房;政府購買商品房安置,能較快完成目標任務,但是由于統一購買的商品房在地段、戶型、樓層上存在差異,可能出現居民不愿意選擇安置的現象,導致部分商品住房空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