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身經濟迎發展機遇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為新時期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明確了方向,也為健身經濟和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帶來了機遇。在需求端,我國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增長…
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04-07 -
公募耐心“磨底” 二季度結構性行情可期
經歷了一季度的震蕩調整后,對于二季度A股市場行情,公募基金普遍表示,對“磨底”行情需要有耐心,目前A股市場估值已在歷史低位,在后續行情中,穩增長仍將是市場主線,結構性機會值得期待。經濟基本面受關…
來源:中國證券報 時間:04-07 -
疫情期間在線學習獲得的證書能否認證?
日前,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發布《關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留學人員學歷學位認證工作的補充說明(二)》(以下簡稱《說明》)特別提示:疫情期間一些海外院校就同一課程同時開設面授(含因疫情影響調整為在線授課的情況)和…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4-07 -
車企年報:風雨疾行終見彩虹 大多數車企更賺錢了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鄧莉近日,各主流上市車企財報陸續放榜。從全球視角來看,國際主流車企的營收、營業利潤和凈利潤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大部分主流國內車企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利潤方面的雙增長。…
來源:廣州日報 時間:04-07 -
解碼廣州2022首批集中供地:地塊質量升 板塊有亮點
日前,廣州正式公告了2022年首批掛牌出讓的18宗國有土地使用權,此次掛牌計劃于5月5日分批次集中網上限時競價。對于許多人來說,土地競拍只是屬于房企的賽場,但與此同時,土地市場還是樓市的溫度計,對于消費者…
來源:廣州日報 時間:04-07 -
因疫情遲還房貸?具體情況要具體對待
近日,多地市民在網上求助,希望能延緩房貸還款期限。#因疫情推遲還房貸可行嗎#的話題也登上了微博熱搜。而對于這個問題,目前不同銀行回應不一:有的銀行表示可以考慮,有的銀行則不行,有銀行在部分地方可以…
來源:檢察日報 時間:04-07 -
實控人及兩任董秘涉嫌內幕交易被立案調查 新萊應材股價閃崩
本報記者曹衛新資金捧機構寵,股價一年內暴漲超3倍的新萊應材突然閃崩。4月6日,新萊應材發布公告稱,公司接到控股股東、實控人李水波,高管郭紅飛,董秘朱孟勇的通知,其于2022年4月3日收到關于證監會…
來源:中國經濟網 時間:04-07 -
劉強東卸任京東CEO 徐雷接任
中新財經4月7日電7日,京東集團宣布,京東集團總裁徐雷出任京東集團CEO,將負責日常運營管理,向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匯報;劉強東將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長期戰略設計、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年輕領軍人才培養和鄉…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04-07 -
別墅改成商業影棚,有人日賺上萬
“租一棟別墅用作拍攝基地,一天營收上萬是基礎,一年的租金成本幾天就能回來。”從事影視行業的小金最近內心蠢蠢欲動,她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把別墅改造成商業拍攝場景實在太賺錢了,業內不少人都在…
來源:錢江晚報 時間:04-07 -
股債兩市持續調整 年內超九成“固收+”產品虧損
本報記者昌校宇進入2022年以來,權益市場寬幅震蕩、可轉債市場面臨高溢價風險,曾因穩定回報預期而受市場追捧的“固收+”產品也表現欠佳,引發市場質疑聲四起。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末,近一…
來源:中國經濟網 時間:04-07 -
上市券商2021年實力“拼子” 5家券商系公募基金凈利貢獻均超10%
本報記者周尚伃上市券商2021年年報正在披露中,其子公司的“戰績”也陸續亮相。其中,總會看到不少“搶風頭”的子公司,部分券商子公司一年的凈利潤已經大幅超越不少上市公司。目前,至少有46家券商全資…
來源:中國經濟網 時間:04-07 -
地產行業邁入降利時代 毛利率20%成新紅線?
本報記者王麗新截至4月6日,以曾跨入“千億元俱樂部”(按全口徑銷售額計)的25家上市房企2021年財報(包括未經審計業績)為樣本,《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中海地產、華潤置地、龍湖集團等6家公司歸屬于母公…
來源:中國經濟網 時間:04-07 -
年內8家國有控股公司登陸A股 39家排隊中
本報記者杜雨萌4月6日,中復神鷹正式登陸科創板,成為中國建材集團旗下的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也是今年以來第8家實現A股上市的國有控股公司。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借助資本市場,企…
來源:中國經濟網 時間:04-07 -
12省份密集出臺助企紓困政策 減稅降費成“標配”
本報記者包興安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近期,吉林省、湖北省、上海市、寧夏回族自治區等12個省份密集出臺了一攬子助企紓困政策,其中減稅降費是“標配”。具體來看,4月3日,吉林省出臺的《關于應對新冠肺炎…
來源:中國經濟網 時間:04-07 -
《金融穩定法》草案出爐 明確建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
本報記者劉琪4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布消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健全金融法治的決策部署,建立維護金融穩定的長效機制,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司法部、財政部、銀保監會…
來源:中國經濟網 時間:04-07 -
上市公司開展“副業”不能舍本逐末
安寧從炒房、炒股、炒幣到委托理財,上市公司的“副業”日趨多元。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發稿,123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年報,其中159家公司進行了證券投資,投資金額合計9604.29億元;552家公司…
來源:中國經濟網 時間:04-07 -
3D打印+數字渠道 重塑“世界珠寶番禺造”
針對“制造業立市”,2022年的廣州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支持紡織服裝、美妝日化、皮具箱包、珠寶首飾、家居建材等優勢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番禺向來就出巧匠,番禺珠寶基地是廣州珠寶首飾產業的代表,“世界…
來源:廣州日報 時間:04-07 -
一季度銷售額超百億房企較去年同期減少30家
部分優質民營房企受到融資支持“國內房地產行業正在洗牌出清。”業內人士坦言。近日,中指研究院、克而瑞等多家研究機構發布了2022年一季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情況。數據顯示,百強房企整體業績規模同比…
來源:廣州日報 時間:04-07 -
消費金融業績亮眼 背后亂象被監管
已披露的十家公司營收利潤雙增但暴力催收泄露信息成投訴熱點隨著上市公司年報的披露,多家消費金融機構2021年業績情況隨之浮出水面。記者關注到,當前已披露業績的逾10家消費金融公司業績表現亮眼,營業收入…
來源:廣州日報 時間:04-07 -
廣州黃埔區出臺大灣區首個“元宇宙10條”
攻克關鍵技術難題最高獎勵1000萬元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瑞琪通訊員孫旭東、黃于穗昨日,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正式發布《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元宇宙創新發展辦法》(下稱“元宇宙10條”…
來源:廣州日報 時間:04-07 -
商場、景點、有軌電車 廣州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加速落地
數字人民幣“嘗鮮”掃碼即付沒網也行百貨商場、酒店景點、旅游消費、有軌電車……隨著廣州成功獲批國家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廣州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加速落地、多點開花,吸引不少市民“嘗鮮”數字人民幣支付…
來源:廣州日報 時間:04-07 -
向森林要糧不是毀林種田
劉慧向森林要糧食,大力發展木本糧油產業,把森林建設成為“糧庫”“油田”,對保障國家糧油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要強化科技研發,讓越來越多的森林蔬菜、森林糧食、森林食用油、森林水果走向消費者的餐桌,更…
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04-07 -
夯實經濟平穩運行的微觀基礎
金觀平在連續4個月、6個月高于榮枯線后,3月份制造業PMI、非制造業PMI均跌入收縮區間,表明我國經濟運行中需求收縮、供給沖擊和預期轉弱的壓力有所加大。PMI指數雙雙回落,主要受近期國內多地疫情散發,…
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04-07 -
端牢十四億人“中國飯碗” 奏響農業現代化新樂章
端牢十四億人“中國飯碗”——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聞思錄■本報記者王鈺寫在前面“清明時節,麥長三節。”在良田萬畝的北大倉,水稻正在棚內育秧;在經歷了暴雨災害的中原…
來源:解放軍報 時間:04-07 -
RCEP帶來持久紅利 山東外貿業績不凡
今年前兩個月,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4.5%——山東外貿業績不凡本報記者王金虎山東,與日韓隔海相望,海岸線占中國海岸線總長度的六分之一,依靠著優越的地理區位優勢在外貿中搶占了有利位置…
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04-07 -
269家房企披露年報:近六成凈利增長 看好今年市場機遇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晚,A股、港股合計共有269家房地產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年報,193家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占比達到71.75%;151家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達到56.13%。已披露2021年…
來源:中國證券報 時間:04-07 -
貨品進出難訂單驟降 疫情下物流業迎來“倒春寒”
證券時報記者卓泳宋騰虎快遞物流停運無法發貨、電商銷量銳減生意慘淡、貨車司機被堵路上運力削減……疫情反撲之下,全國物流快遞運輸業迎來了一場“倒春寒”。截至4月5日16時,全國有46個高風險地區,…
來源:證券時報 時間:04-07 -
豬企3月出欄量大幅上升 生豬價格繼續探底
證券時報記者邢云4月6日晚間,牧原股份、溫氏股份與金新農等4家生豬養殖企業披露3月份銷售數據。數據顯示,上述公司3月份生豬出欄量大幅上升;生豬價格仍在向下探底,但降幅環比收窄。3月31日,據國家發…
來源:證券時報 時間:04-07 -
清明假期高端民宿百元價格沒人住?部分鄉村住宿訂單量價齊升
大降價!“千元民宿”驚現百元價格,仍沒有人住?這類民宿卻火了,預訂量翻番!啥情況?往年同期,一些熱門旅游城市的民宿一房難求。今年,民宿市場卻出現降溫,特別是一些軟硬件設施高端化的千元民宿,出現…
來源:央視財經 時間:04-07 -
北上廣不再是首選 年輕人為何涌向新一線城市?
北上廣不再是首選年輕人為何涌向新一線“如何留人”成為各地重點思考的新命題誰在增長2021年常住人口增量,成都、杭州2021年凈增人口分別為24.5萬和23.9萬,位列前二;排名前十的,還有青島、鄭州…
來源:成都商報 時間: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