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榮
近日,聽完了商洛道德模范們的事跡,我與到場的每一個人一樣,內心或悲憫、或慚愧、或感慨、或激動。
當我們常常宣揚道德,倡導道德,卻不明晰“道德”的真正含義時,那一刻的這種情緒、這種震撼、這種鼓舞,我想,這就是“道德”的力量。
從小我們就背“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從醫十幾年,在身邊的人和事上,感受到了很多善舉的溫暖。兒科病房里有給家貧的患兒送衣服送玩具的“醫生媽媽”;救護車上有脫下棉襖包著新生兒的助產士;還有去年年底,為了保障我市春節用血,義務獻出14萬毫升鮮血的600多名醫務工作者。
許許多多的普通人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踐行著“道德”二字。但說來慚愧,有段時間我也曾糾結過:貧困的乞討者給與不給?摔倒的老人扶與不扶?尤其作為一名醫務人員,在種種“殺醫、辱醫”、不解、委屈面前,面對無知蠻橫的患者救與不救?
慶幸的是我內心的聲音指引了我的行動,我“給了、扶了、救了”。因為我相信,世界再多變,思想再多元,意識再多樣,我們的道德底線不能變,我們的核心價值觀不能變。
十八大明確了12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尤其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我們指明了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今天我們表彰的道德模范們用行動對這8個字做出了最好的詮釋。他們愛國敬業、忠于職守,誠實守信,敬老孝親。
向他們學習,做我們每個人該做的,能做的。帶走逛街時的垃圾,對同事送上問候和微笑,給江濱公園的小樹澆澆水,扶老人上公交車;認真批改每個學生的作業;仔細檢查每位病患的身體;及時疏導阻塞的交通……點點滴滴,遵道守德,將無處不在。
最近大家都在看柴靜的《穹頂之下》,她用一位母親的柔情呼吁人們從我做起,控制霧霾,重塑藍天。而今天,我以一位普通公民的熱情呼吁大家,從我做起,清除思想的霧霾,守住精神的藍天。
重道德、講道德、行道德,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