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生活
年后的一個夜里,十幾年不見的幾個同學打電話,說一起出去敘敘舊。我們相約一家歌廳里,一女同學唱了首《朋友的酒》,煽情的音樂將我們的思緒勾回到青蔥歲月,頓時大家都被打開了話匣子,總有聊不盡的故事。聊至凌晨三點,有同學提議到西門口吃熱豆腐,大家一呼而應,正端碗吃時,有同學用手機將場景定格在那個令人難忘的午夜。別時留了聯系方式,建了微信群,如今聊得愈加熱火。有時候我在想,青春少年時沒有留意的同學情誼,三十來歲后咋就如此濃厚了呢。
十幾年來,我從大學畢業到找工作、成家、育女,一直覺得自己還是二十來歲的模樣,懵里懵懂的,想著有啥事前面有父母呢,什么都用不操心,也不去尋思。吃著現成的飯菜,還挑肥揀瘦、總是埋怨父母嘮叨。有時和父母不能心平氣和坐下來,覺得跟他們談心存在代溝,為這事妻子老說我,咋對父母那個態度呢,可自己呢?總是管不住自己壞脾氣,有時還為一些煩心事跟他們犟嘴。但他們從未怪過我,還以寫紙條的法子開導我,開始還覺得迂腐,卻事后我才在心里念著他們的好。
參加工作后,只身在距縣城最遠的叫做寺耳的鎮子,開始了我工作的第一站。我母親老是抱怨那里交通不便、條件苦,一天有時打幾個電話來,不是詢問我的飲食,就是冷暖,不免嘆息我受罪了,我就安慰她。其實并沒有她想的那樣差。比起家鄉來,這里雖沒有洛河的古樸和綿延,但可以肯定的說,寺耳是座知名古鎮,山清水秀,人杰地靈,還有幾處保存完整的古民居,及許多流傳千年的傳說故事,這是別的地方所不能比的。在那個鎮子,我呆了七年,這七年,有著我一生永遠都不曾忘卻的紀念。感謝老天的緣分,我和妻子相遇、相知、相愛到走上婚姻的殿堂;感謝這里淳樸的人們,是你們的極大支持,才讓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進步,讓我深深體會到“點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真諦;感謝懂我的同事,盡管有時因工作上的事情鬧得不快,但正是你們的謙讓,才使我深深地懂得了協作和包容;感謝我的家人,正是你們一直以來在我背后默默的付出和理解,才讓我在工作上如魚得水,始終有一種不可言說的沖勁和韌勁。工作之余,在文藝方面弄了點名堂,相繼加入了省、市協會,雖不如愿但還算知足,有幸結識了一些在其領域有影響的名家,實屬三生有幸。把愛好滲透進了我的工作,連同精神上的滿足,使我倍加喜歡這個鎮子、連同這里的人們,以至于離開多年后,我在夢中還時時浮現起剛到鎮子的場景,附近的人們和我親切握手時的那份羞澀和溫暖。
常常感到愧疚的是,原本想著畢業回來照顧家人的,卻不爭的現實是,我將大把大把的時間忙于工作,卻沒能擠出丁點時間盡到一個兒子應有的責任。09年后,家里連續發生大的變故,包括岳父在內的四位至親相繼離世,在喟嘆人生命途多舛的同時,我越來越感覺到生命的脆弱和無常,想著前兩天還跟你喜笑顏開的人,說不在怎么就不在了呢。我為之愧疚、為之傷感,我的家人卻沒有對我表現出絲毫的埋怨,卻以強大的精神力量,給我以寬心和撫慰。孩子出生后,父母離開了生活大半輩子的洛河,進城幫我們帶孩子,從開始的不適到現在的逐漸習慣,這期間,他們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難場,甚至有好多都是我不曾知道的。我調到城里后,和妻子每次下班到家,迎上的總是熱騰騰的飯菜。隨著孩子送進幼兒園,在農村呆慣了他們反倒不安分起來,多次說在家急得慌,想找點啥事做。再勸無果的情況下,托熟人為父親找了在小區看門的差事,即使很忙,他們覺得倒也充實。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妻子和我多次開導他們說,你倆現在的任務就是把身體養好,照看好孩子,其他啥事不要操心,他們總是笑笑說,沒事。還有我的岳母,周末下班就上來幫我們看孩子,有時騰出一整天的時間帶孩子玩。我心里比誰都清楚,他們不管再忙,都能放下手頭上的事,為我分擔、替我著想。岳母這幾年不容易,尤其是岳父去世后這幾年,一直把孩子當成了寄托和依靠。他們理解我們干公家事不易,就想盡一切辦法替我們把家里安排得妥妥當當的,讓我們沒受到丁點憂慮。有時我工作上受了委屈,他們電話打過來,我總是想方設法讓自己平靜、不表現出來,但他們問這問那的總能聽得出來,總是在安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