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生于廣西桂林。1933年在北平讀大學時經宣俠父介紹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后黨中央派他回到廣西老家,利用家庭影響打入桂系軍閥上層,成了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直接領導下的“特密”地下黨員,代號“八一”??箲鸨l后,白崇禧到南京就任副總參謀長,謝和賡被白崇禧任命為中校機要秘書。在武漢時,白崇禧讓謝和賡寫一份《軍隊政治工作與群眾政治工作之關系》的講演稿,謝和賡找到李克農,請求黨組織給予幫助。李克農向他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謝經過三天三夜,終于寫成,由李克農轉交周恩來審閱。李克農連夜找到周恩來,周恩來認真推敲文句,對講演稿進行了較大修改。
第二天,李克農便將周恩來用紅筆改動過的講稿轉交給謝和賡,告訴他說:“恩來同志刪的是白站在副總參謀長的地位指責政治部工作失誤的部分,改為本著白的軍訓部長的地位講話。同時,恩來提醒你注意不要讓原稿提出的政治訓練的原則和方法跟我黨太相似。”按照李克農的指示,謝和賡急忙復寫了兩份,毀掉周恩來刪改過的原稿,將完成稿送到白崇禧的辦公桌上。白崇禧完全采用了謝和賡起草的講演稿,向師以上干部和師級政工人員進行訓話。1942年,謝和賡被中共中央派往美國做秘密調研統戰工作。1946年畢業于美國國際事務研究所。1954年冬,和妻子王瑩(著名演員、現代女作家)因“共產”嫌疑,被美國移民局遞解出境。二人于1955年回到北京。謝和賡后曾任《世界知識》高級編輯兼歐美組組長等職。因“鳴放”期間提了“中南海應向老百姓開放”的意見,1957年被打成“右派分子”,下放到北大荒勞改。因周恩來和董必武相繼出面干預,謝和賡一年后得以重返北京。“文G”開始后的1967年7月1日被捕入獄。1975年春,重病在身的周恩來得知謝和賡的情況后,立即指示有關部門釋放謝和賡出獄治病。同年5月15日,謝和賡總算重見天日,但出來時精神已近失常。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被平反,后在外交部工作。
八、曾任國民黨高級將領衛立煌秘書的趙榮聲:
安徽安慶人。燕京大學新聞系畢業。1935年在“一二·九”運動中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春去延安。后參加丁玲領導的西北戰地服務團,任通訊組組長。1938年2月,趙榮聲受組織派遣,到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部做統戰工作,任衛立煌的少校秘書。劉少奇從延安到洛陽找趙秘密談話,囑咐趙長期隱蔽下去,等待時機,并要做好隨時應變的準備。1942年,趙榮聲到遷往成都的燕京大學學習。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工人日報》文化生活組組長,1952年寫成長篇報告文學《我是勞動人民的兒子》,向人們系統地介紹了吳運鐸。1956年2月,上海新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了其撰寫的長篇報告文學《在建設的日子里》。1957年,在反右斗爭中受到不公正待遇。1985年,文史資料出版社出版了其所撰寫的《回憶衛立煌》一書。
九、曾任國民黨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官的何基灃:
1898年生于直隸(今河北)藁城。1923年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后,參加馮玉祥部隊。1931年任二十九軍一○九旅副旅長。1933年春,赴喜峰口抗擊日軍,以戰功升為旅長。盧溝橋事變前夕,率部駐守盧溝橋一帶,多次挫敗前來挑釁的日軍。盧溝橋事變發生后,直接指揮駐軍抵抗。1938年秘密前往延安,受到中共領導人的接見。
根據黨的指示,他回到原部隊工作,同新四軍四師、五師建立了聯系,在新四軍向鄂豫皖發展和建立大別山根據地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1939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11月淮海戰役時,時任國民黨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官的何基灃,根據黨的指示,和張克俠一起率部兩萬多人起義。此后,先后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四軍軍長、南京警備司令部司令員等職。新中國成立后,曾任水利部副部長、國務院水土保持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農業部副部長等職。1980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