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10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10日在北京發布新措施,以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形式支持小微企業創新發展。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當日印發《關于知識產權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該局副局長賀化說,《意見》首次梳理了中國已出臺的知識產權扶持政策,將緩解小微企業發展壓力、釋放社會創新活力。
賀化說,小微企業對于中國經濟和創新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他介紹,中國目前約有1170萬小微企業,占企業總數的77%。這些小微企業完成了65%的發明專利及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
“但小微企業的創新能力存在兩個‘瓶頸’。”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副司長曹冬根說,企業本身規模偏小、產品附加值偏低、核心競爭力不強,同時因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致使企業權益受損。
針對小微企業創新動力不足、融資困難等突出問題,《意見》明確提出支持創新成果在國內外及時獲權,完善專利審查快速通道。政府將繼續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鼓勵建立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基金等。
曹冬根強調,知識產權部門將嚴厲打擊侵權行為,加快建立專利侵權糾紛快速調解機制,建立維權援助中心,為小微企業創造公平良好的外部環境。
賀化說,接下來將讓各項措施“落地”,比如針對幫助小微企業創新成果在國內外獲得專利權,“將明確扶持對象、重點領域、相關條件和操作流程,及時向社會公布”。
他還介紹,2009年至今,由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倡導的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初見成效,受惠于該工程的中小企業的專利申請數量年均增幅53.8%。2014年上半年,中國專利權質押融資金額突破235億元人民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