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7月30日電 (記者 黃艷梅 楊志雄)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副廳長刁衛宏30日介紹,廣西創新措施,高效統籌口岸疫情防控和通關暢通,推動邊境口岸應開盡開,有力保障中國—東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今年1月—5月,廣西口岸進出口貨運量6513萬噸,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廣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當日舉行。刁衛宏在會上介紹,今年以來,廣西創新優化通關模式,采取口岸分區分級管理辦法,嚴格口岸高風險人員閉環管理,實施甩掛、接駁、吊柜等非接觸式貨物交接模式,加強口岸周圍環境管控,加強口岸疫情快速處置、分類處置,形成口岸全鏈條防控機制。
同時,廣西加快開放提升口岸通關能力,加強通關調度,優化口岸流程,強化物流集疏運,今年5月5日起,廣西7個具備通貨能力的邊境公路口岸全部正常運行。友誼關口岸成為中國沿邊地區唯一一個在疫情情況下保持旅檢和貨檢不間斷運行的口岸。
據刁衛宏介紹,廣西連續實施兩個階段的邊境口岸提升通關能力攻堅行動,邊境口岸通關能力全面恢復提升。廣西邊境公路口岸進出口貨運量4月、5月、6月環比分別增長55%、154%、27%。7月15日,全區邊境公路口岸出入境車輛2677輛,重車1449輛,再次創下今年以來新高,超過去年同期。友誼關口岸(含浦寨貨運專用通道)、東興口岸(含東興互市區)實現即到即出或次日出境。
廣西陸地邊境線長達1020公里,友誼關、東興等口岸均是中國通往東盟各國的便捷通道。今年以來,廣西已成功處置百色、欽州、東興等多起突發疫情。
廣西官方當日通報,北海市“7·12”疫情發生以來,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北海市新增陽性感染者已連續多日呈明顯下降趨勢。專家綜合研判認為,北海市此輪疫情已于7月24日出現拐點,最近連續2輪區域核酸篩查陽性感染者以隔離點發現為主,新增社會面病例數已降至個位數,全市基本實現社會面清零的目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