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衡水7月28日電 (崔志平 王鵬)“市生態環境局通過建立較為完備的非現場監管體系,實現了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極大地促進了企業主動治污、自覺守法。”28日,河北省衡水市生態環境局綜合執法支隊四級主辦胡家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
當日多家媒體先后對衡水市生態環境局、濱湖新區、高新區就衡水市“四個闖出一條新路”之生態環境保護篇主題內容進行了實地探訪。
在衡水市生態環境指揮中心,指揮平臺顯示企業及周邊環境實時情況,還有待處理的信息,如某縣某企業生產設備開啟,治污設備未開啟,都能及時檢測到,工作人員隨后給縣局發布檢測到的情況,予以及時處理。
胡家磊說,該局全面推進“非現場”執法改革,建立健全科技執法網絡,結合自動監測設施、分表計電、視頻監控等非現場監管手段,通過互聯互通,搭建數字化、智能化環保執法云平臺,奠定“非現場”執法的技術支撐。
“對于'非現場'監控設施完備、可以全面反映自身排污狀況的企業,線上查看企業生產及治理設施運行情況,真正做到無線索不開展現場檢查的工作要求。”胡家磊介紹說,同時該局也做好問題線索的核查工作,對于非現場監管平臺推送的問題線索,建立了“發現線索-移交執法-現場核查-系統反饋”的執法檢查模式,即通過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分表計電系統等監管平臺精準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線索,線上將線索移交移動執法系統,執法人員線上簽收后進行現場核查,核查結果通過移動執法終端反饋系統平臺,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合回路。
“衡水市生態環境局通過帶著問題線索開展執法檢查,執法人員能夠直插問題點位,提高了執法的精準性,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執法效率。”胡家磊稱,通過建立較為完備的非現場監管體系,實現了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極大地促進了企業主動治污、自覺守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