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似乎是舒服的代名詞,它可以包裹我們的慵懶,也可以開啟我們的輕松。要坐就坐一套可倚靠可依賴的沙發,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它的支撐強度。沙發的主體框架除了木質材料,還有金屬等剛性材料,但有的企業偏偏用上了有缺陷的木料,用上了生銹的金屬管,嚴重影響沙發強度和使用壽命。這些問題正是最新的國家質量抽查發現的。
16批次沙發產品不合格
不合格發現率達到了12%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沙發產品季度抽查結果。經過對14個省市133家企業生產的133批次沙發產品檢測,發現16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達到了12%。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監督司抽查處處長 苗雨晨:本次抽查覆蓋了家庭用沙發和公共場所用沙發,重點對產品的安全性能、理化性能、力學性能和產品用工用料等4大類21項指標進行了檢驗,抽查發現有10批次產品木制件指標不合格,這是本次抽查發現的最主要的問題。
木制件是沙發產品用料加工當中最基本的部件,這種質量問題是沙發框架強度的直接體現,也決定了沙發的使用壽命。記者了解到,除了木制件的問題,還有的沙發產品用料加工當中泡沫塑料、金屬件也存在質量問題;在力學性能檢測中,部分沙發產品也暴露出耐久性能差的缺點,這些質量問題都影響著沙發的使用性能,還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沙發產品,一直以其舒適的使用體驗而深受消費者喜愛,很多傳統家庭的生活方式和客廳格局因之而改變。發展到今天,沙發更是成了一種大眾耐用消費品,其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生活品質。在成都的國家家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工程師告訴記者,不管是哪一種沙發,從內部構造來講都是由主體框架、座面結構、填充物和表面覆面材料構成。主體結構的材料直接決定著沙發的強度和使用壽命,因而對以木材為框架材料的沙發來說,木制件的用料必須要滿足《軟體家具 沙發》這個標準的要求。
國家家具產品質檢中心(成都)工程師胡瑤:標準規定,內部用料不應使用木材開裂,有昆蟲侵蝕、節子、腐蝕或者是帶有樹皮的木材。我們在檢查中發現,這個沙發就使用了帶有樹皮的木料,這是不符合標準要求的。
檢測發現,因木制件使用了帶樹皮的木材而不合格的沙發批次是最多的,占到了總不合格16批次的一半以上,多達10批次。記者看到的這些沙發樣品,有的木制件樹皮還沒有處理干凈,還有薄薄的樹皮殘留。有的木制件上的樹皮輕輕觸碰甚至出現脫落現象,有的帶樹皮的木條甚至已經翹起,根本不能作為承重的主要框架來使用。這款產品干脆使用了帶有完整樹皮的木制件,沒有做任何后期加工處理。
國家家具產品質檢中心(成都)工程師胡瑤:如果使用了這些有缺陷的木料,一是可能會影響沙發的結構強度,二是容易發生霉變、蟲蛀,從而影響沙發的使用壽命。
檢測工程師透露,這些帶樹皮的邊角余料,本該進行進一步加工,去掉樹皮。或者根據材料情況直接舍棄,但是有的企業因為成本原因,不愿丟掉這種不符合標準要求的原材料。
國家家具產品質檢中心(成都)工程師 駱宗科:木材作為天然材料,樹皮的部位及厚度并不均等,在加工過程中,如果要確保沒有樹皮,勢必需要鋸切,舍棄掉更多,出材率更低。部分企業受利益驅動,為降低成本,將本應舍棄的木材邊角余料或帶樹皮的木材以次充好,繼續使用。
涉及沙發木制件不合格的企業,包括標稱為贛州市凱立德家具有限公司、四川美之源家具有限公司、諾梵(上海)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等10家沙發生產企業。
記者了解到,在沙發的使用材料中,作為墊料的塑料泡沫帶來的就是柔軟、彈性的體驗,讓人感覺更加舒適,因而泡沫塑料的回彈性能是沙發的一項重要物理指標。在《軟體家具 沙發》標準中要求,回彈性能A級≥45%;B級≥40%;最低的C級也要≥35%。經過檢測,個別產品無法達到標準的最低要求。在非常直觀的對比測試中,小球下落后在不合格的塑料泡沫上的回彈次數和高度,明顯不如在合格品上的回彈表現。工程師告訴記者,這樣的塑料泡沫用在沙發上,舒適感就會大打折扣。
記者了解到,影響沙發舒適度的另一個指標——塑料泡沫的壓縮永久變形性能,經檢測也發現了不合格的產品。檢測工程師介紹,泡沫塑料壓縮永久變形性能不合格,沙發的座面承受強度就不夠,很容易被壓扁,影響沙發的舒適和美觀,同時也降低沙發的使用壽命。
國家家具產品質檢中心(成都)工程師 駱宗科:主要原因也是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在于產品使用了不合格的泡沫原料。泡沫原料目前差價相當大,不合格的泡沫原料和優質的泡沫原料差價會在兩倍甚至以上。
記者了解到,沙發的主體框架除了木質材料,還少不了金屬材料或其他剛性材料,為保證支撐強度,標準要求沙發內部的金屬件都要做防銹處理。而檢測發現,個別批次的沙發產品金屬件銹蝕明顯,有些沙發內部金屬支撐框架,整根金屬管都已生銹,嚴重影響沙發強度和使用壽命。
一般來說,質量合格的沙發經過長期使用,在保養得當的前提下,都能使用10年左右,但是材料強度達不到要求的沙發,可能短時間內就出現面料、墊料或其他材料損壞的情況,消費者在生活中也經常遇到這種不能繼續使用的產品。標準當中規定:經過測試后,沙發座、沙發背及扶手的面料應完好無損,面料縫紉處無脫線或開裂,墊料無移位或破損,彈簧無傾斜、無松動或斷簧,繃帶無斷裂損壞或松動,骨架無永久性松動或斷裂。在沙發耐久性檢測現場,記者看到,部分產品出現了沙發座面料破損的情況,而更多的問題,出現在沙發內部的彈簧上。
國家家具產品質檢中心(成都)工程師 趙世溢:經過20000次測試之后,我們可以看到里面的彈簧,發生了斷裂的情況。彈簧一旦出現了傾斜松動和斷簧,不僅會影響到產品的整體使用壽命,甚至在某個時間,座面突然就塌陷了,或者里面的彈簧刺穿座面,造成人體傷害。
記者了解到,沙發使用彈簧能夠增加彈性,提高柔軟性。而經過上萬次的載荷檢測,部分沙發僅彈簧這個部件就出現了多種不符標準的情況。彈簧扣件脫落、小拉簧斷裂,這些問題都影響了沙發的舒適和使用性能。某款單人沙發經過耐久性能檢測后,內部總共四根蛇形彈簧,兩根都已經斷裂。
而另一款沙發三根蛇形彈簧,兩根斷裂,一根與連接處脫落。記者看到,斷裂處的金屬茬口非常鋒利,存在極大的傷人風險。
工程師透露,耐久性能差,除了沙發內部框架設計不合理的因素,還在于生產廠家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這樣的劣質原料,強度很難通過耐久性的檢測。但是因其價格十分低廉,往往被一些企業大量引進。
國家家具產品質檢中心(成都)工程師 駱宗科:沙發彈簧的好壞是耐久性最重要的因素。材料、強度、直徑等都是其價格的具體表現,以沙發內部的蛇形彈簧舉例。差的蛇簧一米僅幾塊錢,而優質蛇簧則要十幾甚至幾十塊錢。
記者了解到,涉及耐久性不合格的企業及產品,包括:
標稱為沈陽凱宇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的一款沙發
標稱為沈陽宏發企業集團家具有限公司的單人沙發
標稱為成都富帝軒家私有限公司的一款沙發
標稱為雙流區玫瑰仙妮沙發廠的相關產品
其中,沈陽凱宇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的抽檢樣品,除發生蛇形彈簧斷裂,同時還出現了沙發座面料破損和使用了帶樹皮的原料等質量問題。
沙發是一種耐用消費品,既要有強度,還要柔軟有彈性,而部分企業,違反標準要求,主體結構居然用了還帶樹皮的木材,用了不合格的泡沫原料,有的彈簧都已經斷裂或者脫落,這一系列問題都暴露了問題沙發的耐久性能差,影響沙發的舒適和美觀,甚至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可是,存在的這些問題都已經多次出現過。
沙發產品用料、加工等
成為老問題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軟體沙發最大的生產國,企業數量和產品都高居第一位,產品使用規模也十分龐大。經過三十幾年的發展,我國沙發產品種類越來越豐富,產品風格日趨多樣化,產品市場也進入了品牌競爭時代。目前我國的沙發生產企業約有3000多家,年產值超過500億元。不容忽視的是,規模不大的企業占了絕大多數,這其中還不乏數量眾多的家庭作坊式企業。目前國內大中小型沙發生產企業的比例約為1∶2∶7,從業人員超過500人規模的企業數量不超過300家。大量的企業機械化水平、管理模式、經營思路等都不是十分先進,且大多定位國內低端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業內相關人士認為,沙發行業的生產門檻較低,廠家競爭激烈,很多規模不大的企業難以進行市場競爭,往往使用劣質原料生產,用低價產品沖擊市場。
國家家具產品質檢中心(成都)工程師 駱宗科:這些企業的產品價格低廉,做工粗糙,以價格優勢沖擊市場,從而導致了市場的一些亂象,拉低了我國沙發產品的整體質量水平。
同時,隨著相關生產標準日趨完善,在產業標準化的進程中,大中型企業能根據標準及時調整生產工藝以適用生產標準,而規模不大的企業對標準調整反應滯后,沿用老標準老工藝作坊式生產,甚至根本沒有企業自身的出廠檢驗機制,使得生產出來的產品很難滿足標準的要求。
記者了解到,對沙發這種大眾消費品,近些年國家市場監管部門進行了持續抽查,抽查結果顯示,沙發的不合格發現率大體呈現出微弱上升的趨勢。2017年和2018年,沙發季度抽查的不合格率分別為6.9%和5.7%,2019年和2020年分別達到了10.8%和17.5%。2021年的國家抽查不合格發現率為12%,低于10年來的平均水平。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監督司抽查處處長 苗雨晨:從2011年以來,我們共開展了10次沙發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共抽查1090批次產品,發現不合格產品110批次,總體不合格發現率為10.1%。從歷次抽查不合格項目看,產品用工用料是歷次抽查不合格率最高的項目。
記者對比各地市及國家監督抽查歷年不合格項目發現,目前國內沙發主要存在產品用料不合格、力學性能不合格、安全性能不達標等問題。特別是產品用料、加工和力學性能在這兩個項目,幾乎年年檢出不合格產品。
相關業內人士介紹,這種質量現象,與企業發展不平衡密不可分。歷年抽查數據顯示,大中型企業的產品質量較為穩定,偶爾出現極個別企業不合格的情況,規模不大的企業產品質量則波動很大。一些生產廠家就連最原始的樹皮原料都不去加工處理,其產品也很難有質量上的提升。
目前在沙發行業內,采用先進技術實現安全、健康、環保、舒適、便利等功能,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一些企業還一味地用老觀念、老技術看待沙發產品,甚至明明知道會有質量問題還堅持采用問題原料來生產,也導致沙發產品多年來的不合格項目,總是出現在加工材料、耐久性能這些最基本的要求上。
市場監管總局:
停止銷售 限期整改
記者了解到,目前沙發產品的執行標準還是推薦性行業標準,隨著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家具中有害物質限量》和《家具結構安全技術規范》這兩項涉及沙發產品的國家強制性標準已進入報批階段。
針對此次沙發國家抽查的結果,檢測機構已經對不合格的16個生產企業和企業所在地省級質量監管部門分別寄送了《產品質量改進建議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目前也已責成相關省市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責令抽查不合格生產企業停止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并限期整改。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監督司抽查處處長 苗雨晨:下一步我們將一方面繼續加大沙發產品質量監管力度,倒逼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另一方面,組織專業技術力量深入企業開展幫扶,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破解質量癥結,完善產品質量管控體系,幫助企業提升質量管理能力和水平。
這次抽查不合格的16家企業中,小型企業占了15家,小而差,這并不是偶然。規模小的企業產品質量波動很大的原因,就是明明知道會有質量問題,還偷工減料,降低成本,結果拉低了沙發行業整體質量水平。企業小,但能做到小而精,才是生存之道。如果把無視質量、把侵犯消費者權益變成了常態,那就只能走向自我淘汰。
責任編輯:李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