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深圳4月11日電(記者 鄭小紅)深圳市七屆人大二次會議11日上午開幕。深圳市市長覃偉中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1年深圳全市地區生產總值3.07萬億元、增長6.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08萬元、增長8.2%。
報告顯示,2021年,在新增減稅降費734億元基礎上,來源于深圳轄區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1.11萬億元、增長13.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258億元、增長10.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連續3年居全國城市首位。
2022年,深圳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性指標為:GDP增長6%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103%左右。
據了解,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伊始,經濟總量僅為2.7億元;2010年,突破萬億元大關;2016年,達到2萬億元;2021年,首次突破3萬億元。從2.7億元到1萬億元,深圳用了30年;從1萬億到2萬億,深圳用了6年;從2萬億元到3萬億元,深圳用了5年。
報告顯示,2021年,深圳47條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首批40條授權事項全面落地,放寬市場準入24條特別措施出臺;前海合作區面積擴大到120.56平方公里,“物理擴區”和“政策擴區”同步推進;進出口總額3.5萬億元、增長16.2%,實際利用外資109.7億美元、增長26.3%;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46%,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1萬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穩居全國城市首位。深圳獲評國家科學技術獎13項、中國專利金獎5項;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39.6%,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升至76.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6%。
民生方面,2021年深圳全市公園總數達1238個;PM2.5年平均濃度18微克/立方米;九大類民生支出3197億元、增長12.6%,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70%;新增基礎教育學位13.1萬個,建設籌集公共住房9.7萬套(間)、供應分配4.2萬套(間)。(完)